近日,臺風“丹娜絲”重創臺灣南部,一些地區甚至連續7天停電,有災民因為點蠟燭不小心引起火災,導致身亡。臺南救災面臨諸多困難,民進黨當局卻只顧著搞“大罷免”,島內為此怨聲載道。
據臺灣《中國時報》14日報道,臺南市七股區遭“丹娜絲”臺風重創,全區停電、斷網6天,12日晚上7時多,溪南里一名88歲的吳姓老婦摸黑點蠟燭不慎引起火災,來不及逃出受困其中。臺南市消防局派出5個分隊18車36人前往滅火,但因為現場道路狹窄,車輛進入困難,受災房屋陷入火海,梁柱和屋頂倒塌,救援人員終于進入屋內時,吳姓老婦已無生命跡象。其子表示,他們是中低收入戶,住在村外偏僻的魚塭區,附近沒有其他住戶,中心區雖已恢復供電,但他家門前電線桿折斷,還在停電,母親要點蠟燭照明,因患病手腳不便,火苗落到棉被上引起火災。
臺媒稱,“丹娜絲”臺風帶來強風豪雨,中南部至今仍有部分地區尚未復電,還有人家中滿是積水和爛泥,截至13日上午仍有上萬戶停電,晚間7時減少到8681戶,但許多偏僻村落依舊沒電,災民哀嘆“我們注定比較弱勢嗎”。面對民怨,賴清德副手蕭美琴13日南下嘉義考察災情,呼吁年輕人返鄉幫阿公阿嬤重整家園。臺“內政部”宣布,14日起至17日調派剛從警大與警專畢業、正在接受替代役訓練的役男,初步規劃1350人前往臺南市、嘉義縣市與云林縣,協助災后復原。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3日報道,過去每遇風災,臺當局大多動員軍隊協助清運,但今年適逢“漢光41”號實兵操演,軍隊人力吃緊。日前有民眾當面向賴清德求助,賴清德聲稱,臺軍已投入演習,并提醒民眾“不能全靠軍隊,也要善用民力”。他還稱,臺軍按照規定不能進入民宅協助,在執行上有困難,過去曾發生很多不愉快的經歷。對此,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回懟道,臺“災害防救法”第34條第4項規定,“發生重大災害時,部隊應主動協助災害防救”,不知道賴清德所謂“軍隊不得進入民房”的法律根據是什么。黃揚明批評說,這是非常冷血的人才講出的話。
災區民眾也相當受傷。臺南市北門區蘆竹溝農漁產業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邱永仁表示,受災較為嚴重的是屋頂被吹壞的住戶,只能利用這兩天放晴雇吊車,加緊用帆布蓋屋頂,接著就是將家里的損壞物品清出。臺媒報道稱,沿著重災區走一圈,路邊堆滿垃圾和大型廢棄物。這兩天不少游子返鄉清理家園。七股區西寮里的周小姐表示,若下雨,帆布積水太多,恐如“水彈”般落下傷人,此外,連日來村內垃圾堆積,自來水水壓不足,環境清理不易,已形成環境臟亂及衛生問題。最讓她不滿的是,不論是賴清德還是市長來考察災情,都有人員阻止她發言,讓她無法反映心聲。
臺灣中時新聞網14日報道稱,臺南有居民屋頂遭到臺風破壞,賴清德到當地考察災情時,民眾說明屋頂待補的受災情況,賴清德竟回應稱“要自己爬啦!”引發廣泛批評。
島內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消極救災,只顧“大罷免”。臺中市長盧秀燕13日表示,南部現在水深火熱,已經7天沒水沒電,曾當過臺南市長的賴清德11日才回到臺南,被災民當面罵“你來太晚了”。賴清德讓民眾自力救濟,被批“不搞正事”,把臺灣搞得烏煙瘴氣,因此必須讓“大罷免大失敗”。盧秀燕喊話民進黨公職和“青鳥”都去南部救災,沒救完就不要回來。臺北市長蔣萬安呼吁賴當局不要再搞政治斗爭或內耗,大家應一起同心去解救、幫助受災的民眾,但民進黨此時仍“只搞政治,不辦正事”。民眾黨“立委”張啟楷也痛批,民進黨只忙“大罷免”,甚至還掩蓋南部災情,綠色媒體幾乎不報道,當局官員考察災情更是“蜻蜓點水”。
島內網友在社交媒體分享臺南災民的心聲,臺南災民嗆聲“后悔投票給民進黨”“臺南市長還去吃烤鴨”。有網友直言,“好想看到臺南變天”,還有人說,“有些地方還是沒電,如果把罷免的錢拿來補助這些災民,不是很好?”
臺灣中時新聞網13日報道稱,綠營推動“大罷免”,攻擊藍營時有不少違背事實之處,甚至造謠。民進黨“立委”黃捷稱,臺南這次電線桿倒了2500個,都是因為藍白砍掉1000億元(新臺幣,下同)預算的關系,所以為了高雄的建設,要把他們罷免掉,不然電線桿不能“下地”。國民黨“立委”葉元之反駁稱,臺電早編了5000多億元的“電網韌性計劃”,且電線桿入地須地方政府與當局、臺電配合,還去扯藍白,“到底是把民眾當成多笨?”
臺灣聯合新聞網14日稱,即使臺電宣稱夜以繼日地搶修,仍有民眾過了7天沒電的日子,很難想象這是在21世紀。臺灣《中國時報》近日刊登評論文章稱,賴清德不是派兵補破網,而是抹黑造謠,“不知民間疾苦,還把責任往外推”。況且,災民就是求助無門,才會喊話賴清德伸出援手,結果賴清德不僅給了軟釘子,還美化回絕的事實。
臺灣《聯合報》14日發表評論文章稱,這場臺風不僅戳破民進黨當局吹噓的光電牛皮,更一夕吹倒全臺近2500個電線桿,這些電線桿集中在嘉義和臺南兩縣市,當中不少是光電布設最密集之處,形成“屋外發電,屋內停電”的荒謬場景。這讓賴當局成天掛在嘴上的社會韌性完全破功,“再先進、能精準打擊的武器,都掩飾不了毫無抵御天災能力的窘境”。 (張 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