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強降雨的持續,中陽縣各級各部門聞“汛”而動,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全力做好“全方位、全領域、全天候”防汛減災工作,筑牢防汛減災“安全堤”,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月6日,中陽縣召開全縣防汛度汛工作調度會,推動全市防汛度汛工作調度會會議精神迅速落地。會上,中陽縣氣象局通報了近期氣象監測數據及未來天氣趨勢,重點分析了強降雨、雷電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范圍與風險等級。中陽縣水利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應急局等部門圍繞各自職責分工,就水利工程隱患排查、地質災害防治、城市內澇防范、應急救援準備等工作進行了匯報,并明確了下一階段的任務。各鄉鎮也匯報了防汛物資儲備、隱患排查整治、應急預案完善等準備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為做好防汛應急救援工作,全面提升多隊伍協同救援能力,中陽縣開展了2025年防汛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演練模擬了因連續大雨、山體滑坡出現嚴重險情的群眾緊急撤離安置演練、河道出現漫灌現象的防汛處置以及煤礦辦公樓發生火災的辦公樓消防應急疏散演練。危急時刻,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二級應急響應,迅速調集應急救援隊伍趕赴險情、災情現場,全力開展搶險救援等應急處置工作。通過本次演練,不僅提高了群眾的避險意識和能力,還檢驗了應急預案的可行性、科學性,強化了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和實戰能力,提升了應對突發汛情險情的協同處置水平。
在防汛備汛工作中,中陽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基層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部門協作、黨員帶頭、網格兜底、多維發力,聞“汛”而動,迅速備戰,堅決筑牢基層防汛“安全網”。
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領導下,水利局、應急局、住建局等職能部門建立了“每日會商、信息互通、聯合處置”機制,聯合組建了3支防汛巡查隊伍,對全縣陳家灣水庫、70座大中型淤地壩、13條主要河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并處置各類安全隱患5處。同時,組建了108人的防汛應急隊伍,建立防汛物資儲備庫,儲備了防汛沙袋、橡皮舟、救生衣等防汛物資;鄉鎮主動與職能單位溝通,共同清淤1800余立方米。黨員先鋒也積極發力,激活防汛“紅色細胞”。全縣6個鄉鎮、88個村(社區)的多名黨員共同認領責任區,認真排查隱患風險、檢查排水設施、值守河堤水庫、開展應急演練,累計排查整改隱患81處。網格力量嚴密聚力,織密防汛“神經末梢”。全縣297名網格員利用全科網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優勢,依靠網格微矩陣群、大喇叭等方式廣泛宣傳防汛避險知識,設置防護警戒線,有序開展汛情可能影響的房屋、道路、交通、供水、供電、網絡通信、地質災害等方面的風險隱患排查,共計發現1691處,目前已經全部處置。(記者 阮興時)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