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我看您的腳還沒有好利索,有啥事隨時叫我。”
7月14日,在西安市臨潼區行者街道石油生活城社區,網格員郭歡定期走訪獨居老人張志青。
“我年紀大了,腳最近又出了問題,多虧了咱社區的網格員,每天都來轉轉,讓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關懷。”張志青說。
今年89歲的張志青是石油生活城社區“五色兩星一愛心”民情圖數據庫中的重點服務對象。
“我們通過日常走訪,將了解到的60歲以上老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等八類重點人群基本情況用五種顏色、紅黃兩星圖標、一個紅愛心進行標注。”郭歡說,他們把社區每一棟樓繪制一張圖,用“五色兩星一愛心”進行分類標記,繪制形成一張“要素全面、信息精準、動態更新”的治理“民情圖”,建立專屬幫扶清單,開展“一戶一策”精準服務。
“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
又到暑期,對于家長們來說,假期的快樂只縈繞片刻,新的煩惱就涌上心頭——放假了,孩子去哪兒?
石油生活城社區網格員在走訪中發現,社區有不少家庭面臨著家長上班與照看孩子不能兼顧的難題。社區黨委迅速啟動“鄰里話事”議事機制,積極協調溝通,推出“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多方參與、志愿服務”的暑期公益托管服務模式。7月1日,石油生活城社區“小喇叭”暑期公益課堂正式開課。
“這些五顏六色的‘糖果’不能碰!”
7月14日,在“小喇叭”暑期公益課堂上,石油生活城社區網格員井佳欣和志愿者正在向孩子們講解辨識新型毒品的方法,引導他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我們開設了作業輔導、閱讀、手工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幫助孩子們拓寬知識面、培養興趣愛好。同時,還保障孩子們每天的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井佳欣說。
“今年暑期課表更加充實和專業,我們很放心。”石油生活城社區居民白楊敏已經連續兩個暑假把孩子“托付”給社區公益課堂。
石油生活城社區黨委副書記宣言介紹,社區“鄰里話事”品牌已經形成了“網格發現—黨委牽頭—多方聯動”的社區自治協同機制。截至目前,社區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3件,解決包括學生接送、日常生活互助在內的居民急難愁盼問題67項。
前不久,石油生活城社區網約車司機李先生反映社區夜間充電樁缺乏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石油生活城社區居委會聯合“雙報到”單位,快速啟動“惠民添新樁”專項行動。
考慮到小區地下車庫充電樁因多數業主無地下車位、使用率長期不足50%的現狀,社區積極促成物業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新增20余處智能充電樁,并優化了充電預約系統,日均服務超百人次。
“這不僅有效盤活了閑置的地面車位資源,更精準解決了新能源車主夜間充電不便的問題。”臨潼區行者街道石油生活城社區黨委書記魏麗萍介紹,石油生活城社區后續將持續開展充電樁增量布局,年內計劃再增加30個充電點位,并同步建設儲能裝置,提升電網穩定性,滿足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車輛充電需求。
“社區將黨組織建立在網格上,以7個網格為微治理單元,成立7個網格黨支部,109個樓棟黨小組,270個黨員中心戶,不斷織密織牢社區治理‘一張網’。”魏麗萍說,石油生活城社區積極發揮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模式作用,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重點群體需求,通過鏈接社會資源、拓展志愿服務體系、推進校社聯動等方式,打造助老助幼親鄰服務圈,把服務精準送到“家門口”,工作做到“心坎上”,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社區服務的溫度。(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