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認(rèn)識貓,是在貓送人以后。
那是只貍花貓,頭上有M形的花紋,通體黑黃相間,棕黃色的眼睛,四個小白蹄,尾巴上有九個環(huán)。
接過來時才兩個月大,送出時是五個月。平時我不管它,偶爾倒一點(diǎn)貓糧到盆子里,看著它搖著尾巴吃吃喝喝。
貍花貓活力十足,在屋子里上躥下跳,左突右沖。家里太小,廚房沒有門,涼臺也沒有門。就這樣在幾次搗亂之后,只要家里沒人和晚上,就只能用繩子栓起來,明顯感覺這貓有些蔫了。
送人吧,我們商量著。
再過幾個月,這只小母貓就要發(fā)情了,不做絕育就要打針,不然叫個不停。家里這巴掌大的地方,栓起來對它是限制,不栓吧,廚房的瓶瓶罐罐可能要遭殃。貍花貓,愛自由,想必它也難受。
還不止這些。貍花貓從不服輸,從小就這樣。這樣我們逗貓,貓就抓或者咬我們,我們就打貓,當(dāng)然都沒舍得下狠手。逗貓打貓,如此循環(huán),從剛開始的關(guān)系融洽,到后來的關(guān)系緊張。
就這樣在小貓五個月大的時候,又被送出去了。
送出后才發(fā)現(xiàn)心里缺了一塊,那一塊是在不知不覺里被這只小貓占領(lǐng)的。
不過還好,送過去的那家,老人和孩子都很喜歡,對這只小貓也是如獲至寶。新家也很大,足夠它上下撒歡的。新主人還承諾,不會給它做絕育,這樣它也少受了皮肉之苦。
本以為自己會很難受,在找了一通理由之后,也就不難受了,從這點(diǎn)也看出了自己的無情。或許,這是貓的命,像嫁女兒,注定是要離開,奔向未來,留下的我們也只有祝福了。
剛送出時,時不時想起的,都是小貓的好。從窗簾后探出的小腦袋,撫摸下巴時咕嚕咕嚕的聲音,趴在腿上睡覺的慵懶。它只要做自己,就足夠吸引人了。
過了一陣,又想起小貓的種種不好,調(diào)皮而不自知,破壞卻沒動機(jī),想恨的時候,比當(dāng)時更多的卻是不忍。
經(jīng)常反思,可能是我們對貍花貓的定位有了偏差。貍花貓不是寵物貓,你不能總想著抱抱摸摸,總想著它乖乖地和你互動。貍花貓誰也不服氣,任何時候都是獨(dú)立的。因此,人和貓平等,我們不去逗它,關(guān)系可能會更融洽一些。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一會想小貓的好,一會想貓的不好。如果不出預(yù)料,應(yīng)該是漸漸地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忽然在某個夜晚,窗外的一聲貓叫,或許喚起的,都是小貓的好,不再有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