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隨著最后一車水穩混合料碾壓成型
由中鐵十局二公司施工的
沿太行山高速西延2標項目
主線水穩層攤鋪全面完成
項目正式進入
瀝青面層大規模施工階段
向年度通車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項目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33.96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建設標準,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其中,中鐵十局承建的西延2標項目正線全長15.92公里,路面主要工程量為:水穩基層70.7萬㎡,瀝青面層139.08萬㎡。
進場以來,二公司項目團隊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奮進姿態,精心調配生產資源,科學規劃施工工序,精準卡控關鍵節點,以“促生產、保安全、提質量、控成本”四項重點工作為發力點,持續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優質高效完成各階段施工目標。
01
“穩”字當頭,高效銜接促進度
項目團隊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危機意識,全力拓展施工面。針對前期路床交驗工作面零散、跳躍等難題,靈活采用雙層連鋪法,充分利用零星區域,有效減少機械倒運,避免因底基層養生導致的設備人員閑置,最大限度提升效率。
堅持“掛圖作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實施進度動態監控,每周召開分析會,深挖滯后原因,明確整改措施與責任,確保計劃高效落地。目前,瀝青下面層完成12.3公里,提前46天超額完成11.55公里節點目標;中面層完成15.2公里,提前13天超額完成14.42公里節點目標。
02
“嚴”字貫穿,精益求精筑品質
圍繞年度安全質量管控核心目標,項目團隊將安全管控與質量提升貫穿施工全過程,堅持“鐵腕治安全”的工作基調,通過網格化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領導帶班檢查等舉措,確保施工安全可控。針對交叉施工、關鍵工序等重點環節全過程盯控,定期開展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形成閉環管理。通過系統化的管控措施和嚴格的執行落實,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
平整度和攤鋪厚度是檢驗路面施工質量的核心指標,項目團隊以“毫米不差”的標準把控施工質量,反復大量試驗調整參數,確保水穩、瀝青最佳配合比,通過基層、面層平整度施工層層管控,達到上面層平整度≤0.6mm的質量創優目標(規范為1.2mm)。在厚度控制上,利用水準儀每10m一個斷面,一個斷面4個點的高頻次標高測量,結合攤鋪過程中的實時叉尺檢測,動態調整攤鋪參數,確保厚度合格,高程偏差控制在±3mm以內,有效提升施工精度,擰緊施工質量總開關。
03
“綠”字筑基,科技賦能提質效
項目團隊積極踐行綠色建造理念,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在瀝青拌合站,安裝了基于物聯網的后場拌合智能監測系統,對拌合關鍵參數進行±1%精度內的動態監測;路面攤鋪壓實環節引入智能管理系統,通過在攤鋪機、壓路機上安裝傳感器與GPS定位設備,實現攤鋪厚度、速度及壓實度的毫米級精準控制。
場站及料倉配置“揚塵監測+霧炮機+自動噴淋”聯動系統降塵,不間斷灑水降塵,運輸車輛全覆蓋篷布,拌合過程采用三級除塵與廢氣光解處理系統,實現廢氣揚塵“雙效治理”。同時,還建立了材料100%回收體系,確保施工廢棄物零排放,以“智慧攤鋪”與“綠色工藝”切實守護太行生態。
長路終成于毫厘之功
通途始自于日夜之堅
中鐵十局項目管理團隊
將錨定年度通車目標
以“一份部署,九分落實”的實干精神
全力推進各項工序施工
確保項目如期高質量建成通車
(中鐵十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