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38年10月,日軍在占領武漢后,為了鞏固和進一步擴大勢力,向周邊湘北一帶展開進攻,很快就來到了湖南,我國抗日軍隊也是從此時開始,進入到極為艱苦的抗戰階段。
作為長沙會戰的防線,新墻河被后世譽為“血與火鑄就的英雄河”,因為這條河不僅守住了日軍對長沙的進攻,更有上萬國軍士兵喪命于此,有些人甚至被直接炸毀,沒留下一具完整的尸體。
那么,當時的戰況究竟是怎樣的?
(湘北會戰)
一、開創新戰術
1941年11月,我國第9戰區召開了一次會議,主要是針對第二次長沙會戰的一些問題檢討,決定從中總結教訓加以改進。
時任總指揮的薛岳根據前兩次戰役的經驗,開創了一個新的戰術,名為天爐戰法。
直到抗戰結束以后,薛岳還特意出版了一本相關書籍,對此戰術進行描寫。他在書中寫道,“天爐”是窮盡天地、宇宙的奧秘,一般人很難破解。
那這個戰術到底是什么樣?
“天爐戰法”其實主打的是一個以退為進。假裝后退誘使日軍深入追擊,隨即再將他們全部圍起來進行殲滅。
具體來說,就是要把我國的兵力在戰場上進行分散,呈現網狀,再誘敵深入,用分段攻擊的辦法去消耗日軍的兵力。最后,再將敵軍趕到決戰的地區一舉殲滅。
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薛岳跟日軍展開較量的時候,就是使用天爐戰法取勝的。
當時,中日雙方在岳陽一帶進行對峙,這一處的鐵路沿線大約有150公里左右,其間有四條河流,而新墻河就是守衛長沙的第一條防線。
薛岳在這里安放了7個師的兵力,再加上附近山上的一些游擊隊,總兵力達到了10萬人。
另一邊的日軍,也在為第三次進攻做著準備。而他們的失敗似乎早已經注定,因為這次指揮的日軍將領阿南惟幾下令進攻時,竟然碰上湖南幾十年以來都罕見的雨雪和低溫天氣。
湘北一帶風云變幻,下完大雨下大雪,氣溫也降到了零下,這就讓日軍的飛機無法正常作戰。
12月23日早晨五點,日軍向新墻河南岸的中國第20軍發起了進攻。
二、新墻河激戰
日軍在猛烈的炮火下,向駐守在新墻河第一線的第20軍發起了進攻。
隊伍里負責指揮的楊森下令讓20軍迅速向后移動,同時又命令58軍進入陣地,和20軍進行配合還擊日軍。
此時,湘北的天氣越來越惡劣,氣溫在持續下降,士兵們大多都沒有棉褲可以保暖,已經凍死了不少人,但他們仍然堅守在新墻河。
在這其中,第20軍的一名叫做王超奎的營長,帶著手下500多人拼死抵抗。面對惡劣的天氣、來勢洶洶的敵人,王超奎決心即使是死也要堅守住這里。
最終,王超奎及其部下與敵人激戰許久全部戰死,但他們這種為國而戰的情緒,卻震撼著每一個戰士。
除了王超奎所在的第2營,第3營的副營長等人也相繼犧牲,但其他人依然堅守,沒有讓敵人越過新墻河這道防線。
23日這天,日軍與我軍激戰了整整一天都沒越過新墻河,等第二天凌晨,日軍的增援也開始陸續進入戰場。
另一邊,第20軍的397團頂住了日軍一整個師團的炮火,而且他們還逼得對方不得不繞道走。
第20軍和日軍隊伍一直激戰到27日的晚上,總算完成了阻攔敵人的任務。薛岳令20軍轉移到平江方面轉移,在那里進行隱蔽和休息,同時對日軍后方進行干擾。
與此同時,第58軍開始往東南方向前進,準備去破壞進攻長沙的日軍后路。
此時,攻擊新墻河的日軍隊伍里,還在期待另一個日軍師團來支援,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支增援隊伍早已經被我國的軍隊從多方面圍住了。
等日軍增援隊伍趕到新墻河時,幾百名的隊伍只剩下二十個人,連帶隊的隊長都被殲滅了,日軍期盼靠援軍翻身的希望也就此破滅。
直到這時候,攻打新墻河的日軍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走到絕路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己早已經沒命回去了。
半夜,日軍接到通報,我國軍隊已經將日軍的后路切斷,并在薛岳的“天爐戰法”的指定位置就緒,日軍已經完全被包圍了。
無奈之下,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只能下令撤退,等他們與另一支增援日軍會合以后,我國第九戰區的部隊從多個方位向日軍發起攻擊,完成合圍。
此時的日軍,已經是面臨著前后左右都有中國軍隊夾擊的局面,而這次作戰也進入最后階段,開始對剩余的日軍進行剿滅。
日軍傷亡嚴重,最終退出新墻河回到原地,這次戰役以中國軍隊勝利告終。
三、雙方傷亡嚴重
這次新墻河之戰,我國第九戰區的兵團堅守陣地,一掃之前的低迷,給了日軍沉重的打擊。而這次作戰的勝利,也讓第三次長沙會戰取得大捷,可以說是影響極為深遠。
不過從傷亡的數據來看,這次戰役讓中國軍隊也損耗不少。根據統計,我國士兵傷亡以及失蹤的人員大約在上萬人。
而在戰斗結束之后進行打掃戰場的時候,除了新墻河里流淌著紅色的血液,附近山上也多是一些被炸毀的士兵軀體,看起來觸目驚心。
而日軍那邊比我國軍隊的傷亡情況嚴重多了,損失了一大批精銳部隊。而且在長沙會戰中,日軍還被我國繳獲不少軍備物資。
新墻河戰役的勝利,在國內外都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多國的報紙都對中國軍隊的表現進行了報道,夸贊中國軍隊英勇無畏、中華民族多么的偉大等等。
這場戰役雖然是我國取得了勝利,但我們也付出了一定的兵力損耗,許多士兵喪命于此,我們應該永遠銘記,是這些先烈為國家、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新墻河作為湘北一帶的重要位置,它的歷史地位是不容小覷的,它見證著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者的大無畏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