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上的第一次?烏軍不費一兵一卒,竟用無人裝備俘獲俄軍士兵?俄烏戰局恐將逆轉,特朗普對普京翻臉,或創下援烏紀錄。
烏克蘭軍隊在使用無人裝備這方面越來越熟練,近期烏軍創造了一個俄烏沖突中,甚至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的又一新紀錄。烏克蘭第三獨立突擊旅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描述了他們完全使用無人裝備,在沒有烏軍地面部隊的協助下,迫使俄軍士兵投降的過程。
具體來說,烏軍先使用滿載炸藥的無人車摧毀俄軍掩體,接著一臺帶著炸藥的無人車靠近俄軍士兵,俄軍士兵看到逼近的炸藥車,只能選擇舉手投降,接著在烏克蘭無人機的引導下,自己走向烏軍陣地,成為了烏軍的俘虜。
?——【·無人裝備立奇功,俄軍投降創紀錄·】——?
烏克蘭第三獨立突擊旅這次行動確實挺厲害。他們用了自殺式地面車輛和無人機,先把俄軍的掩體炸了,然后一臺裝著炸藥的無人車靠近俄軍士兵,俄軍一看這架勢,只能舉手投降,接著在無人機的“押送”下,自己走到烏軍陣地成了俘虜。
這可是歷史上第一次完全由機器人部隊執行的俘虜行動,烏軍自己都說是“歷史首次”。
不過,烏軍的宣傳可能有點夸大。俄軍在整體戰場上還是占優勢的,雙方用無人機的情況都很普遍,俄軍也經常用無人機執行任務。所以這事兒更多是戰術上的突破,還談不上戰略逆轉。
這次行動也暴露了法律和倫理問題。《日內瓦公約》里可沒說被機器人俘虜的戰俘該咋處理,這就造成了法律上的真空,以后說不定得重新討論這些規則。
從技術角度看,烏軍在無人裝備的使用上確實有創新。他們用自殺式地面車輛和無人機配合,能減少己方傷亡,還能提高突襲效率。
烏克蘭現在有100多家公司在研發人工智能控制的無人機系統,有些公司還在測試能集群作戰的無人機,這要是真能成,以后的戰場可就更不一樣了。
?——【·特朗普援烏玩出新花樣,金額爭議惹人議·】——?
特朗普在援烏這件事上最近動作挺大。他宣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等武器,費用由北約承擔,還計劃動用“總統特別撥款權”提供援助。
他還說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約3500億美元的援助,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稱實際收到的遠低于這個數,只有不到760億美元,而且很多還是武器,不是現金。
這里面的貓膩可不少。特朗普的援烏政策轉變可能和他的政治策略有關。他之前暫停對烏軍援,現在又恢復并加大力度,可能是想安撫歐洲盟友,維護美國軍工利益。
而且他通過北約轉嫁成本,讓北約掏錢買美國武器再給烏克蘭,這樣既能顯示美國的支持,又不用自己花太多錢,還能讓美國軍火商賺一筆。
特朗普的援烏金額也存在爭議。澤連斯基說實際收到的援助遠低于美國宣稱的數額,這可能是因為美國把很多項目都算進去了,比如武器庫存轉移、貸款等,而烏克蘭實際能支配的現金很少。
不過特朗普強調美國的援助規模,也是為了顯示自己對烏克蘭的支持,在國際上塑造一個維護和平的形象。
?——【·戰場影響深遠,未來局勢難預測·】——?
烏軍這次無人裝備的使用,可能會推動現代戰爭模式的變化。機器人部隊能減少人員傷亡,提高作戰效率,但也帶來了法律和倫理問題。以后各國可能得重新考慮如何規范無人裝備的使用,以及如何處理相關的戰俘問題。
特朗普的援烏政策對俄烏沖突的影響也不小。美國加大對烏軍援,可能會讓沖突持續更長時間,雙方的談判前景也不明朗。俄羅斯雖然對烏軍的無人裝備使用沒有正式回應,但一直在加強防空系統和無人機技術研發。
國際社會對這兩個事件的反應也不一樣。歐洲國家對特朗普通過北約轉嫁成本的做法態度不一,德國、挪威等國愿意參與,但有些國家可能不太愿意多花錢。
總的來說,烏軍這次無人裝備的使用和特朗普的援烏政策,都是俄烏沖突中的重要事件。它們不僅影響著當前的戰場局勢,也可能對未來的戰爭模式和國際關系產生深遠影響。
信息來源:央廣網——烏軍發布消息稱,俄軍向機器人部隊投降
光明網——特朗普:將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系統,但由“北約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