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美國大滿貫剛落幕,王楚欽高舉雙手那一刻,國乒還是收了三項冠軍,按理說,這成績放在世界乒壇妥妥的“含金量,但要說讓人滿意,恐怕只有最鐵的粉絲才會點贊回懟了,畢竟,這屆比賽被不少行家戲稱為“歷史最冷,你說巧不巧,男單七人參賽,首輪直接折損四將,女單前四號種子三位爆冷出局,男雙更是無緣決賽,這不是國乒的常態(tài),更像是一次全員擺爛的現場實錄。
先說男單,這場面有點“多年未見,小將陳垣宇首輪1比3被英格蘭皮切福德拉下馬,緊接著梁靖崑2比3輸給資格賽的法國人巴德,周啟豪被非洲一哥阿魯納零封,老將林高遠又被西班牙的羅伯勒斯完成讓二追三,男隊一輪游的方式花樣百出,真有點“教科書式失利合集的意思,這在過去幾年國乒比賽里基本沒見過,球迷調侃,“都讓外協玩明白了,其實多少有點自嘲成分,但也戳中了要害。
女單更是“地震級冷門,1/16決賽,前四號種子有仨直接出局,孫穎莎1比3輸給隊友陳熠,創(chuàng)造了個人大滿貫最差戰(zhàn)績,王曼昱1比3被前隊友朱雨玲淘汰,王藝迪則又一次倒在日本削球手橋本帆乃香拍下,這劇情放在大滿貫歷史上,絕對是有點“破圈的沖擊感,畢竟此前國乒包攬了六屆女單冠亞軍,四強也是常規(guī)操作,這次算是頭一次半區(qū)失手,球迷直呼“見證歷史,但更多的是心里不是滋味。
雙打也沒讓人省心,女雙還算穩(wěn),王藝迪/蒯曼和孫穎莎/王曼昱兩對搭檔會師決賽,算是幫國乒穩(wěn)住了臺面,但男雙隱患依舊,剛在多哈世乒賽50年首次無緣獎牌,這次美國站又沒能進決賽,王楚欽/梁靖崑0比3被法國勒布倫兄弟橫掃,黃友政/林詩棟也沒突破,這樣一來,男雙主力到底是誰,國乒教練組還真得頭疼一陣,巴黎奧運周期的組合還沒捂熱,洛杉磯周期又要重頭再來,雙打布局確實給國乒出了道難題。
混雙方面,林詩棟/蒯曼這對“動漫組合倒是給了點驚喜,四場比賽只丟一局,第三次捧起大滿貫混雙冠軍,國乒對這倆的期待一目了然,而且,他們倆還是隊內唯二身兼三項的選手,混雙表現直接影響教練組巴黎奧運的排兵布陣,尤其是在洛杉磯周期男女團體取消、雙打項目增加的背景下,誰能多線作戰(zhàn),誰就能為隊伍省下寶貴的體力和精力,問題在于,這種“全能型選手目前依然稀缺,未來國乒到底怎么選人,還真不好說。
但比起戰(zhàn)術和失利的復盤,更值得琢磨的,其實是隊員的狀態(tài)管理,這次美國大滿貫,明里暗里都能感受到隊員有點“累覺不愛,王楚欽賽后就說“終于結束了,可以休息休息,還坦言精力和興奮度都不如之前,能贏下比賽全靠咬牙硬扛,孫穎莎也在首輪后自曝“專注度不夠、身體感覺不好,結果連續(xù)苦戰(zhàn)后還是沒能調整過來,這其實和賽程密度脫不開干系,從5月底多哈世乒賽打完,緊接著乒超聯賽,哪怕上場不多,但調整時間幾乎被榨干,身體和心理的消耗都到了臨界點。
更扎心的是,2025年瑞典歐洲大滿貫名單也已經公布,王楚欽壓根沒在上面,早在乒超聯賽他就因為低血糖影響比賽,自己都說“體力儲備不夠,你說主力球員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這還是高水平競技該有的節(jié)奏嗎,現在國乒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誰爆冷、誰掉鏈子,而是怎么在比賽和休息之間找到平衡,否則再強的體系也可能被拖垮。
所以,這屆美國大滿貫,國乒的表現絕對談不上光鮮,三冠只是基礎分,更多的是暴露了板凳深度、主力疲憊、男雙缺核心等一堆老問題,外協的進步肉眼可見,國乒自己也得承認,時代不一樣了,靠一套首發(fā)打天下的日子過去了,未來誰能笑到最后,得看誰能扛住高強度賽程、誰能持續(xù)輸出穩(wěn)定狀態(tài)、誰又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救火,球迷當然希望國乒永遠強大,但也要承認,現在的每一次“最冷,其實都是給未來敲的警鐘。
至于“誰該上火,其實輪不到球迷,教練組和隊員肯定比誰都清楚,眼下是該好好復盤、該調整節(jié)奏了,至于外協的沖擊和外界的壓力,國乒沒少經歷,關鍵是能不能把這次“集體低迷當成一次成長的契機,畢竟,沒人能一直贏,但誰能在低谷后站起來,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