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滿貫落幕,國乒這次帶著3冠2亞的成績單回國,看上去體面,實際上細細一扒,不少球迷心里多少有點膈應,說到底,冠軍沒包攬其實不算啥,真正讓人上頭的,是這份獎金分配表——王楚欽101800美元,孫穎莎冠軍卻到手才1.2萬多美元,這操作你說離譜不離譜
先說場面,國乒這波全主力出征,男8女9加一堆00后小將,說是全明星陣容不過分,結果冠軍沒能全包,成績上確實差點意思,不過商業賽嘛,誰都明白,WTT擺明了是“秀場,成績其實不是唯一指標,獎金才是真硬通貨,這回美國站總獎金155萬美元,怎么分,怎么花,才是熱搜話題
獎金榜一攤開,最先扎眼的還是王楚欽,他單打登頂加雙打四強,獎金直接破十萬美金,約合人民幣101.8萬元,成了國乒“帶薪勞模,這波操作,既有實力又有運氣,單打獨守半區走到最后,決賽還4-0碾壓張本智和,含金量拉滿,但你要說就他最拼也不見得,林詩棟三線作戰,一天三賽還搭混雙冠軍,獎金才3.1萬出頭,差距不小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孫穎莎和王曼昱,這對“海產姐妹女單都止步16強,獎金9000美元,女雙亞軍再分個3016.5美元,到手總共1.2萬多點,這水平,跟王楚欽比差了快10倍,尷尬不尷尬,關鍵人家還是現役頭號女雙,打進決賽結果獎金還沒進四強的男選手多,怎么看都讓人有點“破防,同組的王藝迪女雙奪冠獎金才多分了5000美元,總共1.4萬,別看排名上去了,荷包還是癟的
問題來了,國乒這次“重賞之下未必有勇夫,獎金分配的鍋,真要全怪主辦方嗎,其實WTT的獎金設置本來就有點玄學,單打冠軍直接10萬美元,雙打冠軍加起來才1萬,亞軍更是縮水得離譜,這種“重單打輕雙打的賽制,早就是老生常談,只不過這次被孫穎莎一拿亞軍就給放大了,球迷一對比,多少有點“為莎姐鳴不平的沖動
不過也得承認,商業賽說到底就是流量為王,單打關注度高,獎金當然也跟著水漲船高,雙打一直是“陪跑配置,冠軍獎金低也就不奇怪了,只是這屆國乒女隊拼了命進決賽,最后一算賬還不如男單四強拿得多,怎么看都有點“搞笑,要說不心酸那是假的
再看別的選手,梁靖崑男單一輪游+男雙四強勉強收個5800美元,林高遠、陳垣宇、周啟豪等人單打首輪游,各自4000美元,黃友政更慘,男雙止步八強,獎金對半分下來只剩1325美元,飛機票都不夠報銷,這回大滿貫,真有點“上場擺爛,回家虧本的味道
說白了,這波獎金分配就是赤裸裸的“鄙視鏈,成績再好也得看項目,雙打、混雙、團體都得靠邊站,只有單打才是“掙錢的活,這對國乒來說其實挺諷刺的,畢竟國乒最強的就是整體戰斗力,結果到了商業賽,團隊優勢反而成了“獎金劣勢,球員拼了命,最后發現還不如單打走遠的來錢快,難怪有球迷吐槽“努力不如選項目,也有網友調侃“國乒真要卷到選賽道了
當然,獎金只是“表面功夫,國乒最看重的還是大賽榮譽和技術磨練,美國站沒包攬冠軍其實沒啥大不了,畢竟巴黎奧運近在眼前,隊伍怎么調試、球員狀態如何恢復,才是教練組真正關心的,獎金分配再不合理,冠軍還是得拼,底氣還得靠實力說話
但話說回來,WTT如果真想把大滿貫做成世界頂級賽事,單打、雙打獎金拉這么大差距,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尤其是女雙、混雙這些項目本來就觀賞性強,分分鐘能出“神仙對噴名場面,獎金不給力,誰還真心投入,長遠看只會讓項目發展變得更雞肋
最后一句,王楚欽這波獎金拿得名正言順,孫穎莎們委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國乒該卷還是得卷,獎金分配的“玄學還得等WTT慢慢補課,球迷吐槽歸吐槽,真打起來,國乒還是那個國乒,但這份獎金榜,多少還是讓人有點意難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