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分站賽最后一場,中國隊3-2逆轉美國,四連勝收官,這個結局說實話,已經超出大多數球迷的心理預期,積分榜第五,怎么看都算合格,問題來了,抽簽結果一出來,大家就都盯上了總決賽首輪對陣東道主波蘭,巧的是,原本兩隊還要在決賽前打一場友誼賽,波蘭排協都官宣了,甚至連時間地點都定下來了,但現在情況有變,友誼賽還能不能打,打了有沒有意義,成了擺在兩隊面前的現實選擇題。
先說這個友誼賽,放在總決賽之前,按理說是為了熱熱身、找找感覺,但現在兩隊首輪直接碰面,友誼賽就變得有點雞肋,誰都不想提前暴露戰術,主力該不該上,打法要不要保留,雙方肯定都要掏點心思權衡,真要打起來,場面大概率就是你藏著我掖著,練兵不徹底,氣氛也尷尬,說白了,打了反而可能變成擺爛,沒打的價值,比賽還可能成兩隊互相“點贊回懟的表演賽,熱身效果大打折扣,這事兒其實不難理解,畢竟沒有教練愿意把底牌提前亮給對手,尤其是淘汰賽階段,留點懸念總歸沒錯。
再看中國女排這邊,分站賽后半程狀態回暖,尤其最后一場逆轉美國,姑娘們拼到最后一分,場面確實提氣,年輕球員頂住壓力,老將也站出來兜底,這種氣質確實比今年年初那會兒強太多,但問題也不少,最讓人揪心的,無疑是隊長龔翔宇的傷情,她這一塊如果出不來,整個攻防體系都會受影響,她是這支隊的定海神針,美國站的表現也確實能打,攻防一體、全場串聯,關鍵時刻能穩住陣腳,這不是一句“主力隊員能概括的,反過來說,她要是因傷缺席,別說波蘭,打誰都得掂量掂量。
波蘭隊呢,這兩年進步很快,主場優勢就不多說了,誰都知道在主場打淘汰賽是什么感覺,觀眾氣氛、裁判尺度,全是微妙變化,真到關鍵球上,細節決定成敗,再加上中國隊最近幾年和波蘭打得確實不占便宜,輸多贏少,心理上就沒法說輕裝上陣,上一回合北京站,1-3輸給對手,場面還有點被動,但也別太悲觀,女排這批年輕人進步很快,個別位置甚至有點脫胎換骨的意思,主攻、副攻都有人能頂,關鍵看能不能把狀態延續到總決賽。
其實中國女排的困局不止一處,除了核心球員傷病,戰術保密也是一大難題,這幾年國際排壇大家都沒少“對噴錄像、數據,誰都想提前研究對手的底細,結果現在還要直接面對面打友誼賽,這不就是把自己的底褲先亮給對方看嗎,教練組肯定會有所保留,到時候真打友誼賽,場面估計也很難打出真東西,畢竟誰都不想被對手提前摸透套路,尤其是現在的淘汰賽賽制,信息差就是勝負手。
說回總決賽,其實大部分懂球的球迷都清楚,這輪對波蘭,難度不亞于半決賽,甚至更大,主場優勢、心理壓力、歷史交手戰績,全是壓力點,尤其現在中國女排的板凳厚度還沒到可以隨便輪換的程度,一旦主力短板暴露,調整空間就很有限,這場比賽,年輕球員的心理承受力會是最大考驗,看得出來,大家都很想贏,但真到生死戰,能不能頂住場面,誰都不敢打包票。
另外一點不得不提,輿論氛圍也很重要,前面幾場打得順利,球迷情緒高漲,但只要一遇到波蘭這種“克星型對手,場外聲音馬上就會變復雜,支持、質疑、甚至擺爛的聲音都會有,女排姑娘們承受的壓力比想象中大得多,這種局面下,能不能保持平常心,別被外界節奏帶跑,反而成了比賽成敗的關鍵變量之一。
這場友誼賽打不打,其實已經無關緊要,關鍵還是看總決賽能不能拼下來,龔翔宇傷情是最大變數,年輕球員狀態能不能延續,主場劣勢怎么破解,全都是比賽之外的隱形戰場,真到場上,誰都沒有必勝把握,這種比賽,拼的不只是技術和戰術,更是心態和韌勁,留給中國女排的機會不多了,每一分都要咬住,至于奇跡會不會發生,球迷只能等著看,畢竟,競技體育從來不是看劇本走流程,誰能笑到最后,還真說不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