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行蹤總透著一股緊迫感。2025年7月13日,他風塵仆仆地出現在北京,這距離他在吉隆坡與王毅的會晤才過去短短幾天。時間掐得緊,行程排得密,背后是中俄兩國頭等大事——深化戰略協作、應對全球亂局——容不得半點閃失。世界正處在動蕩變革的關口,大國博弈升溫,地區沖突頻發,中俄這對老伙伴的每一次握手,都像在給搖晃的地基打樁加固。拉夫羅夫此行,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帶著沉甸甸的使命:要確保中俄關系這根定海神針,能頂住風浪,為雙方乃至全球南方國家撐起一片天。
先看看北京這場關鍵會晤。2025年7月1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熱情接待拉夫羅夫,后者專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王毅開門見山點出中俄關系的分量:這是當今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富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雙方的合作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基于歷史縱深和長遠眼光的戰略選擇。眼下重中之重,是共同籌備好下階段的天津峰會,以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系列活動。拉夫羅夫回應干脆:俄方將全力支持中方作為上合輪值主席國,推動峰會圓滿成功。這場對話雖短,卻透著默契——中俄要做的,是把兩國元首的共識從紙面落到行動,比如在金磚國家等框架下加強協調,讓多邊主義不再是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防波堤。
拉夫羅夫(資料圖)
但中俄的協作不止于儀式性活動,更直面燙手的國際難題。會晤中,兩人就朝鮮半島局勢、烏克蘭危機和伊朗核問題交換了意見。在伊朗核議題上,王毅的立場斬釘截鐵:武力換不來和平,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對話談判才是唯一出路。拉夫羅夫也分享了俄方考量,雙方一致認為,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必須扛起責任,維護核不擴散體系,推動中東早日穩定。這種協調不是空談,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當西方陣營頻頻施壓時,中俄的背靠背協作,成了抵御單邊主義的盾牌。
回看幾天前在吉隆坡的鋪墊,能發現這條協作鏈的延續性。2025年7月10日,王毅和拉夫羅夫已在馬來西亞碰面,討論焦點落在亞太和平上。王毅強調,亞太是發展高地、合作熱土,更是中俄的共同周邊。雙方要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警惕某些大國在本地區煽風點火、制造對抗。拉夫羅夫呼應道,俄中協調體現了關系的全球性,尤其在動蕩時局下彌足珍貴。這場對話還觸及巴以問題等熱點,雙方交換看法時,都透露出對霸權干預的警覺——當一些勢力試圖在東亞搞"小圈子",中俄的策略很清晰:用開放包容的區域架構,對沖分裂風險,讓亞太成為發展引擎而非火藥桶。
拉夫羅夫(資料圖)
中俄的協作能如此高效,根子在于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今年5月,中國領導人成功訪問俄羅斯并出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不僅緬懷歷史,更為未來鋪路。上個月兩國元首通話,就國際熱點共同發聲,展示了中俄聲音的分量。王毅在會晤中多次提到,要將元首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比如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促進各自發展振興。拉夫羅夫也承認,俄中關系的活力正源于此。這種高層互信不是虛的:當全球供應鏈受沖擊、安全風險上升時,中俄用務實合作——從能源到科技——證明大國不僅能共存,還能共興。
籌備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是當前協作的重頭戲。王毅直言,上合不只是個論壇,而是推動全球南方團結、倡導多邊主義的實戰平臺。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正與俄方攜手規劃峰會議程,目標很實:賦能各領域合作,讓上合從對話機制升級為行動聯盟。拉夫羅夫承諾俄方全力支持,包括加強金磚框架下的溝通。這背后有深意:在西方保護主義抬頭時,中俄要用上合和金磚搭建"另一種選擇",吸引新興國家加入,共同制定規則。今年峰會選址天津,象征意義十足——作為中國北方門戶,它隱喻著開放包容的理念。中俄的算盤很精:與其被拖入地緣博弈,不如主動塑造秩序。
上合組織(資料圖)
當然,協作不是回避分歧,而是智慧管控。王毅和拉夫羅夫在吉隆坡和北京的兩次會晤,都坦率交換敏感議題的看法,但基調始終積極務實。比如在伊朗核問題上,中方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俄方則強調外交解決路徑,雙方立場雖各有側重,卻共享一個底線:反對武力冒險,擁護政治對話。這種成熟度源于中俄關系的歷史積淀——從二戰并肩作戰到今天的經濟互補,兩國深知沖突是雙輸,合作才是正解。拉夫羅夫結束北京之行時,雙方沒簽什么花哨協議,但共識已刻在心里:在烏克蘭危機發酵、朝鮮半島緊張之際,中俄的協調就像錨點,穩住區域大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