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消息,7月1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啟其任內首次亞洲行。迎接他的并非鮮花與掌聲,而是特朗普總統在他起飛前精準投下的一枚“關稅炸彈”——從8月1日起,東盟十國幾乎無一幸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稅率25%,印尼32%,泰國、柬埔寨36%,老撾、緬甸更是高達40%。美國媒體直言,這為魯比奧此行蒙上了濃重的陰影。
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瞬間點燃了地區怒火。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會議間隙痛斥全球貿易正被武器化,世界進入了“強權擾亂公理”的畸形時代。投資、貿易與工業部長東姑·扎夫魯態度更強硬:馬來西亞將在談判中堅守國家利益與主權底線。日本外相巖屋毅則呼吁捍衛“自由、公平、開放”的秩序,共同社敏銳指出,這含蓄表達了日本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
魯比奧(資料圖)
就在魯比奧疲于滅火之際,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早已道破天機:美國骨子里難以接受中國的崛起。“你不能因為它有實力就阻止,”他直言不諱,“美國必須學會共存?!?這句話猶如一記重錘,精準擊中了華盛頓對華戰略的深層焦慮。
更諷刺的是,魯比奧此行的重要任務之一——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烏克蘭問題——也淪為一場政治秀。長達50分鐘的會談被美聯社評價為“分歧顯著”,毫無實質性突破。而特朗普本人對俄政策堪稱行為藝術:7月初剛宣布暫停部分對烏軍援,7日又改口追加輸送炮彈導彈;一邊放風考慮嚴厲制裁俄羅斯的法案,一邊又自曝曾私下威脅普京“轟炸莫斯科”。這種反復無常讓美國外交信譽碎了一地。
魯比奧(資料圖)
在吉隆坡這個微妙舞臺上,中美外長王毅與魯比奧的首次面對面會談(7月11日)顯得格外重要。雖然雙方旨在落實元首通話共識,并為特朗普潛在訪華鋪路,但魯比奧會前的表演暴露了美方真實意圖。他在東盟-美國外長會上雖未點名中國,卻句句暗藏機鋒:渲染南海爭端、標榜美國AI技術霸權、指控“不公平貿易”。他甚至暗示東盟國家可能獲得“更優惠”關稅,試圖分化中國與東盟關系。這套拉打結合的組合拳,赤裸裸暴露了美國重塑地區主導權的野心。
特朗普埋下的關稅陷阱讓魯比奧的“亞洲首秀”變成一場外交災難。當魯比奧在會場內外疲于解釋關稅政策時,中國外長王毅堅定宣示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體制的立場,兩相對比,高下立判。美國揮舞關稅大棒卻奢談合作,拉攏東盟又公然施壓,這種自相矛盾的外交迷魂陣,恰恰印證了馬哈蒂爾的洞察——美國仍未學會平等看待新興力量。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的東盟之行,最終淪為特朗普政治任性的人質。從關稅炸彈到混亂的對俄策略,白宮每一次心血來潮都在盟友心中刻下裂痕。當馬來西亞前總理說出“不能因為它有實力就阻止”時,他不僅戳穿了美國的戰略困境,更預言了霸權邏輯的末路——世界終究會走向共存,而非臣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