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又來曝張國榮死因?22年后扯出“內地大佬許諾落空”,這瓜吃著燒心。
最近刷到香港導演王晶的訪談,他說自己“唯一看走眼的藝人是張國榮”,緊跟著就抖出所謂“真正死因”。好家伙,22年了,哥哥的名字還在被拿出來博眼球。
王晶說壓垮張國榮的有三座大山。第一座是導演夢碎。當時內地有位投資人主動找上他,拍著胸脯說要支持他轉型做導演,搞一部“藝術和商業都在線”的大制作。張國榮當即當真,拉來張曼玉、梁朝偉這些老友,劇本改了十幾版,連拍攝場地都看好了。
可沒想到,項目剛籌備到一半,那位投資人突然入獄,電影直接黃了。
導演夢碎成第一根稻草。張國榮不光自己心血白費,還得跟那幫信任他的朋友道歉。他骨子里要強,覺得是自己搞砸了一切,愧疚感像潮水一樣涌上來。
第二座山是抑郁癥。王晶說張國榮那時候整宿整宿睡不著,情緒低落到谷底,但他愣是不肯好好吃藥。為啥?怕影響拍戲狀態。
抑郁癥成了懸頂之劍。一個對表演較真到極致的人,連生病都想著“不能拖累角色”,這種擰巴勁兒,想想都讓人心疼。
最要命的是第三座——輿論的刀。那時候網絡雖然不發達,但報紙雜志的嘴比現在的營銷號還毒。
輿論的刀最致命。
先說性取向。張國榮和唐鶴德的感情早就不是秘密,狗仔拍了無數次他們一起逛街、看電影的照片。可在那個年代,“同性”兩個字就是禁忌。報紙標題直接用“斷背”“不倫”這種詞,評論區全是“變態”“惡心”的咒罵。
1997年演唱會,張國榮抱著吉他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說“這首歌送給我的摯愛唐先生”。全場歡呼里,藏著多少人攥緊的拳頭?他以為坦誠能換來理解,結果換來更狠的攻擊。
偏偏這時候,他母親去世了。唐鶴德去葬禮幫忙,媒體跟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圍上來,鏡頭懟著兩人拍,標題寫“同性情人現身葬禮,張國榮顏面盡失”。
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的輿論環境對公眾人物多苛刻?一個演員的才華被性取向蓋過,努力被罵聲淹沒,連悲傷都要被圍觀消費。
張國榮遺書上寫“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這句話像根刺,扎了22年。他演活了程蝶衣、旭仔,唱紅了《Monica》《風繼續吹》,對朋友仗義,對粉絲溫和,到底做錯了什么?
王晶現在跳出來說這些,是想幫張國榮“正名”,還是嫌他死后不夠清凈?當年哥哥在世時,你們這些所謂“圈內人”有幾個敢站出來替他說句話?現在拿著“內幕”當談資,蹭著逝者的熱度賺流量,不覺得寒磣嗎?
有人說王晶是“敢說真話”,可真話要是用在消費逝者上,那還不如閉嘴。張國榮的抑郁癥、導演夢破碎、輿論壓力,這些年早就被反復討論,現在翻出來加個“內地大佬”的噱頭,除了博眼球還能有啥?
22年了,該讓他安息了。
我們該記得的,是那個在舞臺上光芒萬丈的歌手,是那個把角色演進骨子里的演員,是那個對愛人坦誠、對朋友真誠的張國榮。而不是讓他的名字,一次次成為別人口中的“瓜”。
王晶要是真念舊情,就該把這些“內幕”爛在肚子里。畢竟,對逝者最大的尊重,是讓他安安靜靜活在大家的回憶里,而不是活在熱搜和爭議里。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