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應急管理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 針對夏季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高發期,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如何防范,應急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的提問。
應急管理部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介紹,夏季高溫環境下,有限空間易產生并積聚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有限空間較大事故15起、死亡50人,其中工貿行業發生2起較大中毒事故,死亡6人。這些事故暴露出企業在事故防范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對防范事故風險不懂不會、現場作業缺乏監護、事故發生后盲目施救等。
▲應急管理部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
楊智慧介紹,為有效應對這些問題,應急管理部采取了多項措施。
在宣傳和事故警示教育方面,為解決企業對事故防控措施“不懂不會”的問題,在政府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企業主要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員履職盡責明白卡,以及有限空間 “應知應會”知識掛圖、典型作業場景宣傳海報和常用設備使用“微視頻”等內容。同時,編制了較大事故典型案例匯編,并在應急管理部干部培訓學院開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公開課,要求各地區和相關企業組織員工學習,以提升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防范能力。
在專家指導服務方面,今年應急管理部選取四川、河北等12個省的12個縣作為部級重點縣,組織專家組開展指導服務,同時帶動各省級應急部門確定129個省級重點縣,按照統一模式開展指導服務,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確保問題隱患閉環整改。
在安全監管力度上,應急管理部發布《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要求各地區和相關企業做到四個嚴格:嚴格落實監護制,確保每個企業配備1名監護人員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嚴格作業審批,存在中毒和窒息等風險的有限空間作業,須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或其書面委托人員審批;嚴格現場管理,在有限空間出入口設置警示標志,并采取上鎖、隔離欄等物理隔離措施;嚴格預案演練,企業結合實際制定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練一次。
此外,楊智慧介紹,針對盲目施救多發的問題,應急管理部強化了專業化救援力量。近兩年,組織全國26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參與有限空間作業專家指導服務。目前,各地區都有國家應急救援隊這一專業救援力量。
楊智慧表示,希望各地區和相關企業主動聯系對接各地的國家應急救援隊,一旦發生事故,由專業隊伍開展救援,遏制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張炎良北京報道
編輯 張莉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