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蓋個新房可真難!
自從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一跳成名之后,這個名字現在提起來可是如雷貫耳。
可她剛出道時,連名字都沒幾個人認識,甚至有人把她叫成“全紅娟”、“金紅蟬”,各種奇怪的變體層出不窮。
2021年東京奧運會,14歲的全紅嬋橫空出世,一戰成名,三跳滿分,總分466.2分,打破陳若琳創下的奧運紀錄。
三年后的巴黎奧運會,17歲的全紅嬋再次站在了最高領獎臺上,這一次她不僅衛冕了女子10米跳臺金牌,還和搭檔陳芋汐拿下了雙人10米臺的金牌。
就這樣她以17歲131天的年紀超越了伏明霞,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今年年初,她又被世界泳聯評為年度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這簡直是實至名歸。
別看成績這么亮眼,全紅嬋的成長之路可一點都不輕松,她出生在湛江麻章鎮邁合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里有五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
之前的時候,媽媽因為一場車禍喪失了勞動力,只能做一些輕家務,家里的經濟重擔幾乎都落在了爸爸肩上。
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哥哥全進華初中沒畢業就輟學打工,當起了廚師,全紅嬋坦言,媽媽病了,自己練跳水要是比賽好了,就能掙錢給媽媽治病。
就這樣,一個小姑娘的肩膀上早早扛起了家庭的希望,從湛江市體校到廣東省跳水隊,再到國家隊,全紅嬋一步步走來靠的不只是天賦。
教練何威儀評價她,身體素質遠勝同齡女孩甚至男孩,30米4.5秒,身體里蘊藏著與體型不相稱的能量。
而全紅嬋自己的成功秘訣卻只有一個字“練”,也正是身上這種勇氣和拼勁,讓全紅嬋站在了世界的巔峰。
最難的動作207C(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全紅嬋用了整整一年零幾個星期才掌握,學不會就加量,從每天5遍加到10遍,就這樣硬生生把技術動作啃了下來。
有了技術的支撐,再加上獨特的身體優勢,全紅嬋在水中展現出的美感,讓人看一眼就難以忘懷。
成名之后,全紅嬋一家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隨著收入的增加,改善居住條件自然成了全家人的心愿。
全媽媽曾在接受采訪時坦言,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村里蓋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不再和親戚擠在一起,讓孩子們回來有地方住。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紅嬋奪得奧運冠軍后,村里獎勵給她一塊宅基地,就在原來的垃圾站旁邊。
為了支持全家人建新房,村里還專門找了挖掘機清理掉垃圾站,計劃把旁邊的電線桿一并遷走,可見村里對這個為家鄉爭光的孩子有多支持。
今年5月初,全紅嬋家的新房終于開工了,施工方負責人透露,新房占地面積120平方米,計劃建成三層半的小別墅,預計工期在一年左右。
施工方表示,給奧運冠軍蓋房是一種榮譽,再加上有全民都在給全家人當監工,肯定會精益求精,裝修、園林和圍墻都會往最好去整。
說起這個“云監工”現象確實挺有意思的,新房剛開始動工那幾天,工地上空每天都有十幾架無人機盤旋。
全國各地的網友都在關注著建設進度,這種關注度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對全紅嬋的喜愛,另一方面也給施工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當然,高曝光度也引來了質疑聲,有網友質疑,這全紅嬋是誰,難道就因為她跳水跳得好,就能擁有120平的豪宅嗎?
但其實,全紅嬋家蓋的不是什么豪宅,就是普通的農村自建房,而且蓋房子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里面的費用,主要來自哥哥全進華通過直播助農等方式賺取的收益,根本沒有動用全紅嬋的獎金。
全進華從廚師轉型成為主播后,專注于帶貨湛江本地特產水果,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曾在直播中表示,
面對網絡上對“豪宅”的議論,全進華只是淡淡地回應,沒有說得那么夸張,豪宅之類的沒有,這種低調務實的態度,正是全家人的寫照。
我覺得這恰恰體現了全紅嬋一家的“三觀正”,畢竟從全紅嬋出名后,她爸爸就婉拒了各種企業贊助,不愿“消費”女兒的榮譽。
本以為有了宅基地、有了資金,蓋房子應該是一帆風順的事情,可偏偏事與愿違,工程剛開始沒多久,麻煩事就接二連三地冒出來了。
先是湛江連續的暴雨加上臺風“蝴蝶”的影響,導致剛打好的地基上全是積水,視頻中可以看到,施工現場一名工人正站在積水中進行拆模作業,污水已經漫到了他的小腿處。
如果有一些蓋房經驗的人知道,混凝土泡水反而更利于護養,但積水太多會影響到后續的回填工作。
全家人對這些困難倒是看得很開,絲毫沒有因為這點雨就被澆滅即將擁有新房的喜悅,他們隔三差五就會來工地看看進度,爸爸還會帶來吃的喝的給工人們。
全爸常會變著花樣給工人送飲料、西瓜、銀耳湯、綠豆湯等夏日必備品,體現了一家人的善良和體貼。
但更大的阻礙還在后面,就在腳手架搭起來的時候,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了——鄰居家的一棵大樹,樹枝伸到了施工區,嚴重影響了建設進度。
這棵樹是鄰居家院子里種的,長得很大,枝干也很粗,可以看出是一棵老樹,按理說這樣不處理肯定會影響蓋房。
工人也問了全爸,要不要砍掉,全爸說他正在和鄰居溝通,但目前的關鍵問題是到現在樹還沒動。
從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可以看到,建房用的鋼管已經裝配完畢,這些管道都是從樹的縫隙中硬穿過去的。
可鄰居家的那些樹枝已經跑到別人的家里了,對方還是沒有任何表態,看來砍樹的意愿并不是很大。
關于這背后的原因網上眾說紛紜,有人猜測可能是兩家錢沒談攏,樹是人家的,砍了有損失,按農村常規,可能想談點補償。
當然了也有人替鄰居說話,樹是早就種下的,地基是后劃的,問題不在樹,責任也不該全甩給別人。
說白了房是自己的,但樹在別人的地盤上,剪不剪主動權在人家手上,要是鄰居愿意讓一步,可能就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像那句“再讓三尺又何妨”一樣,本可以輕松解決的問題。
最后希望全紅嬋一家能早日住上新房,也希望這個年輕的三金王,在未來的比賽中繼續創造更多的輝煌!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信息來源
杭州網《全紅嬋老家新房已開始澆筑,期待嬋寶寶家“長大”的樣子》2025-06-14
抖音個人用戶 2025-07-13 所發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