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結束,朋友圈就像炸開了一鍋粥,孩子們輕松了,家長們的焦慮才剛剛開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家長們都在問:“老師啊,我家孩子學文科,專業該怎么選?不是說文科畢業就失業嗎?除了漢語言文學還能干啥?”你們有沒有發現,每年都有人在販賣“文科無用論”。
你覺得這個問題只是家長關心嗎?其實連高校招生老師都頭大——今年教育部和智聯招聘直接曝光了2025文科專業“高危區”,傳統文科五大專業全部亮紅燈,歷史學簽約率不到兩成,某些院校的心理學畢業生轉行率78%,這些數據擺在面前,家長們還覺得“文科生能干啥都行”嗎?
那為什么張雪峰張老師出來說,文科除了三個專業,其他的都不建議報?真的是危言聳聽嗎?來,今天咱們不講虛的,數據和案例擺在這兒,家長們自己看看,別再被“教育販賣焦慮”割韭菜。
法學。這個專業,家長們聽著都覺得體面,是不是?什么“正義的化身”、什么“鐵飯碗”,可你們知道嗎?現在法學畢業生市場早就飽和了,司法考試每年通過率不到20%,沒有證書連進企業法務都難,法官檢察官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
張雪峰說得沒錯,雙非院校的法學基本沒啥競爭力,拼的還是家庭資源。律師世家,資源能傳代。普通家庭,前三年啃饅頭,后三年住別墅,現實就是這么魔幻。分數550+,211沖一沖,其他的家長想想,別一廂情愿。
再說漢語言文學,這個聽起來是不是更穩妥?“萬金油”專業,考公務員、當老師、寫新媒體、做編輯……但你們看數據了嗎?現在各地教師編卷得要命,碩士起步,公費師范生還得搶,出版社編輯崗位縮減70%,AI十秒能寫百篇爆款文案,普通文案崗工資直接白菜價。
唯一還能有點路的,是新媒體寫作、公務員文秘,或者去做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別再夢想當個詩人編輯,現實點吧。
第三個財務管理。你以為這是文科生進金融的捷徑?其實,這個專業學的雜,但如果能吃透會計、金融、管理,真的就是哪兒都能用。公司、事務所、互聯網金融,新老行業都缺財務人才。
關鍵是,財務管理不是學學記賬那么簡單,理論+實操,兩手都要硬。CPA通過率不到20%,二本會計畢業生=失業,這可是張雪峰親口說的。不信?你去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校招要求,名校+證書+實習,一樣不少。普通本科生靠財務管理逆襲,難度不小,但比起那些注定失業的“天坑專業”,它至少還算是條活路。
其實很多家長對“填志愿”有個誤區,覺得只要分數高,專業就能選對。你們想過沒有,現在的就業市場,最吃香的不是“專業”二字,而是“技能”和“資源”。張雪峰今年給出的“避險組合”,全是跨界:法學+區塊鏈、考古學+AI建模、小語種+大數據……你家孩子真有興趣、有能力學這些交叉學科嗎?別被表面風光騙了,所謂的“跨界保命”,背后拼的是學習能力、家庭資源、院校平臺。家長們自己想想為什么,別看著別家娃報了就跟風,那叫“教育軍備競賽”,不是科學選志愿。
選專業,選的不光是孩子的興趣,更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教育這件事,最大的規律就是:腳踏實地、遵循趨勢、因材施教,才不會被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