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說過:“真正的從容,不是擁有一切,而是學會和世界的不完美相處。”
老話也常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這“寶”要當得舒心,得先明白一個理兒——退休后日子過得好不好,不在于手里攥著多少東西,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輕松。
人這一輩子,前半生為兒女操勞,把最好的都緊著他們;后半生該松松弦了,別總想著“高配”生活,反而累了自己,也絆了兒女。
一、物質上“低配”,少些執念,多份自在,就像古人說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鄰居張阿姨前陣子總愁眉苦臉的,問了才知道,她為了給兒子湊錢換大house,把自己攢了大半輩子的養老錢都掏出去了,手里就剩點零花錢。每天買菜都得算計著來,看見超市打折雞蛋能排半小時隊,以前愛跳的廣場舞也不去了,說費鞋。其實張阿姨兒子收入不低,根本不差這點錢,是她自己總覺得“當媽的就得幫襯到底”,非要打腫臉充胖子。
這讓我想起《論語》里說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是說日子得過成苦行僧,而是別被物質牽著鼻子走。退休了,穿衣服舒服就行,不一定非得追求名牌;吃飯清淡健康就好,沒必要頓頓山珍海味;住的房子夠住就行,太大了打掃起來還費勁。你看那些公園里下棋的大爺、跳扇子舞的大媽,穿的是洗得發白的舊衣服,用的是泡著枸杞的玻璃杯,不也樂呵呵的?
我認識一位退休教師李叔,退休金不算低,卻總穿件洗得發亮的中山裝,買菜用的布袋是孫子淘汰的書包改的。有人笑話他“摳門”,他卻說:“我年輕時想吃塊肉都得等過年,現在天天能吃著白面饅頭,還有啥不知足的?”他把省下來的錢,每年帶老伴去周邊逛逛,累了就歇著,餓了就吃當地小吃,日子過得比誰都滋潤。這才是明白人兒——物質這東西,夠了就好,多出來的都是累贅。
二、精力上“低配”,別總想著“掌控一切”,給兒女留空間,正如古語所言“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
我媽以前就是個“操心命”,退休后把精力全放我身上了。我上班她天天查崗,問我午飯吃的啥;我跟媳婦拌句嘴,她立馬打電話來“評理”;就連我兒子報興趣班,她都得拿著課程表研究三天三夜。有回我實在忍不住了,跟她開玩笑:“媽,您這哪是退休啊,是換了個地方當領導。”她還委屈:“我這不都是為你們好嗎?”
后來我給她看了本講古代家訓的書,里面有句“父之愛子,教以義方”,意思是父母愛孩子,得教他們正道,而不是啥都替他們扛著。我跟她說:“您看古時候的大戶人家,孩子成年了就得分家單過,不是不親,是讓他們自己闖。您總把我們護在翅膀底下,我們啥時候能真正長大啊?”
現在我媽總算想開了,每天跟老姐妹學畫畫,周末跟我們視頻聊幾句,不問東問西,就說自己今天畫了幅牡丹,挺好看的。我反而覺得跟她更親了——以前是怕她操心,現在是真心想跟她說說心里話。其實兒女長大了,有自己的活法,你操再多心,該摔的跟頭他們還得摔,該走的彎路他們還得走。你把精力省下來,養養花、看看書,身體棒棒的,就是給兒女最大的幫襯。
小區里有對老夫妻,兒子在外地工作,他們從不去“突擊檢查”,也不天天催著抱孫子。兒子每次回來,他們就做一桌家常菜,聽兒子講工作上的趣事,不問“啥時候升職”“工資漲了沒”。有回兒子說想辭職創業,老兩口就說:“你想好了就干,家里有我們一口吃的,就餓不著你。”后來兒子創業雖沒大富大貴,卻總說:“我爸媽從來不給我壓力,這才是我敢闖的底氣。”你看,少操點心,兒女反而飛得更高。
三、情緒上“低配”,別總陷在“比較”里,日子是過給自己的,就像古人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退休后聚在一起,老姐妹們最愛聊的就是“你家兒子掙多少錢”“我家閨女買了多大的房子”。王阿姨就總因為這事兒鬧心,她兒子是個普通文員,同學家的兒子當老板開豪車,每次聊起這個,她就耷拉著臉,回家還跟老伴抱怨:“你說咱兒子咋就這么沒出息?”
其實《菜根譚》里早說過:“世人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你總拿自己家孩子跟別人比,就像拿蘋果跟橘子比,有啥意思?人家孩子掙得多,可能一年到頭不著家;你家孩子掙得少,卻能每周陪你吃頓飯,這不也是福氣嗎?
我姥姥活了92歲,一輩子沒跟人紅過臉。有回我問她:“您就沒羨慕過別人家日子過得好?”她笑著說:“誰家鍋底沒有灰啊?你姨姥姥家看著闊氣,可她兒子常年在外,她半夜頭疼都沒人遞杯水。咱家人雖不多,熱熱鬧鬧的,比啥都強。”姥姥不識字,卻活得比誰都通透——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別讓那些沒用的比較,攪亂了自己的心情。
退休后,少看點別人的朋友圈,多曬點自己的小確幸:今天的晚霞特別美,孫子給你捶背了,老伴做的面條放了你愛吃的醋……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才是日子里的真滋味。
說到底,退休后的“低配生活”,不是苦日子,而是聰明人過的明白日子。物質上少點執念,就不會被錢累著;精力上少點干預,就不會被操心纏著;情緒上少點比較,就不會被煩惱揪著。就像古人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看似“低配”,實則是給生活做減法,減去那些不必要的負擔,才能騰出地方,裝下真正的幸福。
如果你有子女,就更該明白:你過得舒心,兒女才能安心;你活得自在,才是給兒女最好的榜樣。畢竟,父母的幸福,才是兒女最大的牽掛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