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聯絡上,但還沒見到”——于正短短一句話,再次把素人女孩七七推上風口浪尖。這位因酷似張柏芝而爆紅的15歲女孩,如今成了娛樂圈“搶人大戰”的新焦點,卻也引發網友對“造星流水線”的集體審視。
7月12日,于正在七七母親的抖音評論區留下一句“私信發不了,不知道怎么聯系”,看似偶然的互動,卻迅速演變成一場全網圍觀的“簽約拉鋸戰”。七七母親火速回關并私信溝通,短短3天后,于正便高調宣布“已建立聯系”,但以“孩子在上興趣班”為由暫緩面談。
這波操作被網友拆解出“劇本痕跡”:“誰家15歲孩子染金發拍模特照片?媽媽早備好‘出道’了吧?”“從于正留言到官宣聯系,每一步都卡在熱搜節奏上。”更有人發現其鏡頭感和妝造遠超普通素人,質疑“背后早有團隊鋪路”。
盡管七七因“張柏芝同款骨相”登上熱搜,但網友審美卻兩極分化。支持派認為:“某些角度素顏確實能打,鼻梁和下頜線比很多明星都精致。”反對派則吐槽:“像Angelababy和張柏芝的拼接版,美則美矣,但熱搜買得太硬。”
更犀利的評論直指家庭動機:“真出道了,最大贏家是她媽和弟弟吧?童星變‘家庭提款機’的劇本還少嗎?”此前,七七母親主動分享女兒照片,被質疑“蓄謀已久”。
于正此次出手,被看作是其“網紅轉明星”流水線的最新嘗試。從早年簽約白鹿、許凱,到近年力推趙晴,他深諳“爭議即熱度”的法則。但簽約未成年素人風險不小:既要面對“消費童星”的輿論壓力,還得提防“長殘風險”——參考林妙可等童星案例,網友已提前預警:“別又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目前,七七一家態度曖昧。于正公司提議赴京面談,卻被以“興趣班”為由婉拒,這種“欲擒故縱”的姿態反而加劇猜測:“要么是待價而沽,要么是配合炒作。”
這場“素人出道記”最意外的后果,是觸發大眾對娛樂圈造星套路的集體疲勞。熱評區一條“資本別炒了,我逆反心理來了”獲贊過萬,折射出公眾對“人造熱搜”的抵觸。有人調侃:“下一步是不是該‘偶遇街拍’‘學霸人設’連環安排了?”
眼下,于正和七七一家似乎站在流量高地上,但網友的“祛魅”速度比想象中更快——當“神顏”變成流水線產品,或許真正的考題是:大家還愿意為這套劇本買單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