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不是鐵錘,別把民生當釘子亂砸。
執法應該透明且有理有據符合流程,而不是為了政績置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于不顧。
一碗蛤蟆湯開出45萬罰單
近期,山東臨沂一飯店老板張女士找媒體反映,自己因為在賬號隨手拍了飯店的菜品視頻,就被當地市場監管局開出45萬的罰單。
事情一發酵,引發軒然大波。
張女士說自己今年3月接到罰單通知,就主動配合調查,并且第一時間刪除了相關視頻。
她開的就是一家小餐館,門面不大,小本生意而已。
隨手拍的那條視頻不是廣告,視頻中沒有聲音,就是隨意晃過菜品而已。
沒有標注菜價,也沒有購買鏈接,其中有一道手寫的“蛤蟆湯”字樣,還有多種昆蟲食材,都是正規渠道購買的。
關鍵是這“蛤蟆湯”的食材是牛蛙,當地風俗叫“蛤蟆”,老板也沒拒絕配合調查。
就這樣一條隨手視頻,怎么就被扣上吃野生動物的罪名了?
“我的飯店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就因為我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了一個介紹菜品的視頻,就要罰我45萬元,這樣的處罰是不是太兒戲了?”
罰單不是正式遞交給張女士的,而是讓街道辦從店的門縫塞進來的,法律程序形同兒戲。
張女士感覺天都塌了,店也開不下去了,每天惶惶不安的。
她想不明白自己的視頻怎么就有問題了,唯一能解釋的通的就是跟在店里做幫工的親戚家拆遷有關。
親戚家因為拆遷價錢沒談攏,拒不拆遷,拆遷辦曾多次來店里,讓張女士說服親戚,并表示可以撤銷處罰。
普通人維權真的很難。
張女士多次提出聽證,可是始終沒有結果,才不得不找媒體。
張女士拒簽不予處罰書
7月11日晚,“蘭山融媒”發布情況通報稱,蘭山區市場監管局已于5月12日決定不再作出行政處罰并告知當事人。
這個說法并未讓人信服,如果當事人已經知道不處罰了,為何沒收到撤銷通知單?
輿論愈演愈烈,所有人都在等一個結果。
7月14日,記者從老板張女士及其代理律師處獲悉,臨沂市蘭山區市監局工作人員于今日一早向他們送達了《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并表示道歉。
但是對方來了很多人,書面上寫了很多,張女士沒有細看也看不懂,因為張女士的律師不在場,所以張女士并沒有簽字。
7月15日,臨沂官方終于給出這個事件的正式通報結果
通報主要指出兩點:
一、市管局45萬罰款無事實依據,撤銷處罰!
二、執法程序不當,當事人提出聽證申請后,當地未按規定組織聽證。即便決定不予處罰,也沒有正式送達書面文件。
不予處罰決定書的落款日期是2025年5月12日,現在已經7月份了,這個時候送達又日期不對,讓張女士一家擔驚受怕了那么久,程序形同兒戲。
這次事件中,相關部門5人受到停職和問責。
官方的這個處理結果讓大眾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盡管過程漏洞百出,好歹張女士得到了伸張正義。
不過,商家真是無妄之災,本來就沒事被整這么一通,雖然這5人被處罰了,但是餐館這段時間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這些損失誰來賠償呢?
45萬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開罰單的人寫出這串數字的時候,是否像玩笑一樣隨意呢?
執法部門是為民服務的,不是為政績和榮譽服務的。
任何權利,都在民眾的監督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