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抓走私,戰時打航母?”誰能想到一艘披著“海巡”偽裝的小船,卻預留了16枚反艦導彈的戰位。
而這艘充滿矛盾的船,正是臺灣海巡的安平級巡邏艦。
那在這樣的武裝過后,它真的能擊沉航母嗎?其究竟是一個披著執法外衣的“殺手”,還是一款優缺點同樣致命的兵器?
安裝了反艦導彈的安平級萬里艦
安平級巡邏艦的“雙面人生”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里,它是臺灣“海巡署”的公務員,甲板上搭載著最常用的高壓水炮,執行著再正常不過的巡邏、驅離、漁業保護和海上救援任務。
但這一切,都只是它和平時期的偽裝,“平戰轉換”才是這艘船被賦予的真正靈魂。
一旦警報拉響,這艘排水量提升至700噸的巡防艦會迅速撕下溫和的面具,海軍的導彈操作員會立即登艦,那預留的模塊化戰位上吊裝的將不再是救援物資,而是裝滿“雄風”系列反艦導彈的發射箱。
導彈加裝
極短的時間內,一艘海巡船就能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滿載16枚導彈、游弋在海岸線附近的致命刺客。
在漢光演習”的第二天,賴清德就亮出了舷號為CG609的安平級萬里艦的這張底牌,加裝了“雄風”系列反艦導彈的它,無疑讓其有了更多想要同大陸抗衡的底氣。
最重要的是,由臺軍沱江級巡邏艦為原型改良設計出的安平級巡邏艦,最終的建造數量將達到12艘之多,到時候按照每艘加裝16枚導彈的數量,那將會達到192枚之多。
臺媒報道
或許這種身份的急劇切換,正是其設計的核心與最令人不安之處。
而安平級巡防艦的速度是它最引以為傲的資本,最高時速超過44節。這份疾速源自它那極具未來感的穿浪型雙體船設計。
這種設計讓它天生就是“打了就跑”戰術的絕佳載體,能夠快速前出發射導彈后迅速脫離,如同一只海上的黃蜂。
臺媒報道
但這份速度是有代價的,而且代價極為高昂。
這就好比一輛追求極致速度的超級跑車,它在平坦賽道上風馳電掣,可一旦遇上崎嶇山路,顛簸與失控就會成為噩夢。
安平級巡防艦也是如此,雙體船的先天結構讓它在風浪中穩定性極差,搖擺頻率又高又碎仿佛一個永不停歇的搖籃。
安平級巡防艦
這不僅讓船員極易疲勞,也嚴重限制了它在惡劣海況下的持續作戰能力,長時間的遠海部署對它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更要命的是,船體在高速航行時產生的劇烈震動和噪音,讓它變成了一個水下的大喇叭,任何需要聲學隱蔽的任務比如反潛,似乎從設計之初就被徹底宣判了死刑。
為了速度它犧牲了遠航能力、居住性、任務多樣性,甚至未來的升級潛力。
巡防艦加裝導彈
可也正是摒棄了這些,安平級巡防艦的威脅才顯得不可忽視,它那真正的獠牙“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已經對著航母虎視眈眈了!
在臺灣的宣傳體系里,“雄3”是被神話的“航母殺手”,是戰略天平上的一枚關鍵砝碼。
其宣稱的2.5-3.0馬赫的飛行速度、最遠射程可達200公里,理論上足以讓任何大型水面艦艇感到芒刺在背。
裝備“雄風3型”反艦導彈的海峰機動中隊
優缺點同樣致命
據悉安平級巡防艦最多能混裝8枚“雄2”和8枚“雄3”,這種火力密度對于一艘排水量700噸的艦船來說堪稱恐怖。
可神話總有被現實敲打的時刻,甚至還是被臺灣自己給敲打的!
一次著名的誤射事件中,一枚“雄3”導彈精準擊中了一艘臺灣漁船,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枚“殺手锏”并未爆炸,而是直接貫穿了脆弱的船體。
誤射的導彈
這起事故簡直就像是一根針,輕輕刺破了“雄3”不可一世的氣球。
因為有分析推斷,導彈的實際飛行速度可能遠低于宣稱的2.5馬赫,或許只有1.6馬赫左右,這個速度可能根本不足以讓導彈的引信解除保險并正常起爆。
這就帶來一個致命的疑問:到底是導彈性能本身存在水分,還是引信系統存在質量缺陷?無論答案是哪個,都讓這款“航母殺手”的真實威懾力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誤射的漁船
從臺灣軍方的視角看,它是一枚非對稱作戰的“奇兵”。
在大型主力艦數量和質量都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大量建造這種成本相對低廉、能打了就跑的導彈快艇,是一種無奈卻現實的選擇。
它們如海上游擊隊,旨在通過增加攻擊節點的數量形成飽和攻擊,從而讓對手防不勝防。
安平級巡邏艦介紹
在局部、小規模的沖突中,這樣一艘突然出現的導彈艇,對任何落單的艦船都構成實實在在的威脅。
可一旦將視角拉高到體系對抗的宏大戰場,安平級巡防艦的命運就顯得黯淡許多。
現代戰爭,是海、陸、空全方位的體系對決,在嚴密的偵察網絡和持續的火力覆蓋下,安平級巡防艦這樣的小型平臺及其賴以為生的母港,生存能力極低。
圖源網絡
它們甚至可能等不到出港,就會在第一波打擊中被摧毀在港內。
即便僥幸出海,面對無處不在的空中力量,尤其是武裝直升機,這種缺乏有效防空能力的小船,幾乎就是一個移動的靶子。
在這種情境下,它更像是一種用于開戰初期消耗的“炮灰”,其最大的價值或許就是在被摧毀前能夠成功地把導彈發射出去。
安平級巡邏艦
安平級巡邏艦與其說是一款兵器,不如說是一種心態的折射。
它身上充滿了妥協與矛盾:用犧牲適航性換取紙面上的高速,用看似強大的火力掩蓋平臺本身的脆弱。
這種種擰巴的設計,背后透出的是一種在巨大實力差距面前的焦慮、無奈,以及尋求不對稱優勢的迫切渴望。
圖源網絡
結語
這樣來看,安平級巡邏艦并不是一款追求完美的武器,而是一款在資源、技術和戰略困境中,被“逼”出來的產物,它試圖用最小的代價去撬動一個最大的威懾可能。
但無論是結果還是理論,都清晰的反映出,它所存在也僅僅只是些威懾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