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于1925年的武夷路今年100歲了,華陽路街道特地舉辦一場“靜雅武夷 百年光影”展覽,在征集照片、老物件的同時,也挖掘了不少極具武夷路特色的好故事,今天,“寧寧”跟大家分享百年彩色玻璃“奇幻漂流”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居住在武夷路320弄2號的87歲的朱礽浩和90歲的王勰云夫婦。他們所住的兩層半花園住宅始建于1911年,門棟中央原本鑲嵌著一塊長條形歐式彩色玻璃,其圖案由大小菱形巧妙組成正方形的四個角,設計感與歷史韻味十足。
2017年武夷路城市更新工程推進至此時,王勰云看見工人準備敲碎這塊玻璃,她立刻上前阻止。王奶奶曾在法國電影中見過類似圖案,堅信這塊百年老宅的遺存玻璃值得完整保存。玻璃被小心翼翼拆下后,在老夫妻的書架頂上一放就是五六年。
轉機出現在2025年春天武夷路MIX320大草坪舉辦的一場青春經濟論壇上。論壇接近尾聲時,黑湖科技的員工注意到了等待許久的老夫妻。當王奶奶提出為玻璃找個好歸宿的請求時,工作人員被老人對文脈的珍視深深打動。
黑湖科技作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欣然接過了文化傳承的接力棒。如今,這塊百年玻璃被安置在該公司一樓的展示廳,企業計劃為其特制保護框,并邀請老夫妻在公司周年慶時前來參觀。
這塊彩色玻璃的旅程,映照出城市保護的深層命題——那些未“納入名錄”或“懸掛銘牌”的歷史碎片,同樣承載著不可替代的城市記憶。它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居民與企業、記憶與創新。
漫步武夷路,歷史與未來奇妙疊合,每一處老建筑、每一件老物件,都在訴說著城市的故事。城市更新后的武夷路,值得人們慢慢去逛,去發現、去守護、去傳承。
圖片來源于華陽路街道
撰稿:李媛媛、祁諾舟(實習)
編輯:陳 莎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