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季覺蘇??范昊天??王??者
上海市蘇州河中環立交橋下,市民在踢足球。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山東青島市市北區跨海大橋高架橋下的公園。 閆 婧攝
城市里,不乏立交橋、高架橋等橋梁。如何開發利用橋下空間,更好地造福于民,是檢驗城市工作精細化、人性化程度的一項指標。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城市更新中,一些地方將橋下空間打造成為運動場地、護學驛站、休閑公園等,有效地滿足了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記者在多地展開探訪,看橋下空間怎樣進行更新與改造、帶來便利與歡笑。
上海市蘇州河中環立交橋下
運動社交成風尚
傍晚,上海市民李先生下了班,從地鐵北新涇站出站,直奔蘇州河中環立交橋下的籃球場。他跟朋友提前約好了場地,要打兩個小時的球。
“這邊離我家近,而且開在橋下,打球不怕擾民。”李先生說,“環境也很好,橋柱上還畫了畫,看了都讓人身心愉悅。”
這片橋下空間,位于長寧區蘇州河與中環高架交會處,占地約3.5公頃,曾因為地形復雜、荒草生長而乏人問津。2020年,隨著黃浦江與蘇州河岸線貫通工作的推進,長寧區決定對這片橋下空間進行更新改造。
改造項目由區建管委聯合區規劃資源局、體育局、北新涇街道等多方參與,區交通管理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另有兩家公司分別負責設計、運營。改造目標很明確:不能簡單鋪一塊綠地,而是要讓這片地真正成為服務居民的城市公共空間。
設計方提出了“動物象限”概念,在橋體、橋柱上繪畫動物形象,并分區域進行主題化改造:北部的“火烈鳥象限”,包含體操房、觀景平臺、濱河休憩通道等;西南的“獵豹象限”,設置體育服務中心、籃球場等;東南的“斑馬象限”,擁有五人制足球場、景觀公園等。各具特色的分區,豐富了北新涇街道居民的健身休閑空間。
更新改造,并非一路順暢。在“斑馬象限”,設計方起初想打造一塊棒球場,為此請來棒球運動員實地揮棒,卻發現球有可能飛到橋面上,影響安全。設計方與運營方反復溝通,最終決定將這片區域調整為3個小型足球場。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五人制足球節奏比較快,更容易受到歡迎。”
更新改造,也非一勞永逸。橋下空間的具體業態,會根據市場化機制動態調整。在網球賽季,網球人氣變旺,籃球場可以轉型為網球場;同樣,足球場也可以開放給飛盤愛好者。
如今,這片橋下空間單日最多接待居民約500人次,已成為長寧區頗具人氣的運動、社交場所之一。“自負盈虧的機制,促使企業不斷優化服務、更新項目,讓居民受益。”長寧區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雅卉說。
湖北武漢市黃浦大街立交橋下
驛站便利上下學
湖北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小學門口,家長們正在接孩子放學。不遠處,江女士把車開到黃浦大街立交橋下的護學驛站,很快找到了停車位。
“以前這個時段,周邊沒地方停車,只能停到遠一些的商場或者江邊。要是趕上下雨,走這么一段路,大人、孩子的衣服鞋襪都得弄濕了。”江女士說,近來得益于橋下空間改造,停車位增加不少,早晚高峰時,接孩子的家長還能免費停車。
除了長春街小學,這一市中心路段還有多所中小學以及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等。“過去,早晚高峰時段,接送學生的車輛常造成擁堵和安全隱患。”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交管大隊副大隊長陳文春介紹,為解決這一痛點,交管、城管等部門廣泛聽取周邊居民意見,對該路段展開了全方位改造。
武漢有數百座城市橋隧,改造工程因此將目光投向了橋下空間。武漢市城管執法委市政處副處長陳健表示,去年以來,武漢啟動了橋下空間改造利用工作,聚焦場地空置、環境臟亂、設施陳舊等問題,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增添景觀功能、實用功能。
去年底,黃浦大街立交橋下空間改造利用一期項目開建。“我們打造護學驛站,整合零散地塊,增加了140多個車位。上下學時段,家長可以免費停車1小時。”建設方武漢城投城運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熊華飛介紹,驛站還設置了座椅、圖書角等,服務家長和學生,停車場也向社會車輛錯峰開放,以緩解周邊的停車難問題。
前不久,二期項目開放。“二期更注重市民的休閑文化需求,引進了咖啡、文創、市集、音樂等業態,讓閑置空間成為網紅打卡地。”熊華飛說。
到今年底,武漢市預計將完成14處橋下空間試點改造,重點拓展公共服務類、休閑游憩類新空間,為廣大市民的生活增色添彩。
山東青島市市北區跨海大橋高架橋下
散步遛娃有公園
夏日傍晚,夕陽斜照。山東青島市市北區跨海大橋高架橋下的橙島時尚體育公園里,大人散步,孩子嬉戲,一派熱鬧歡快。
兒童活動區,各類娛樂項目人氣十足。“坐穩,起飛嘍!”市民岳明用力一推輪胎秋千,6歲的小孫子悠蕩至高處,開懷大笑。
岳明家在市北區洛陽路街道,家門口一度沒有適合遛娃的地方。去年底,橙島時尚體育公園一開放,爺孫倆就成了首批造訪者。如今,他們幾乎每周都來三四回。
這座公園,為何開在橋下?
原來,這片橋下空間屬于青島市果樹園藝總場,曾是封閉管理的國有苗圃。去年,為滿足居民特別是兒童休閑游憩、親近自然的需求,青島市統籌存量用地,實施“改圃建園”工程,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國有苗圃改造為復合型城市公園。
在保留苗木生產和科研功能的基礎上,青島市果樹園藝總場出資建設了這座公園。總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本來這片地就有改造的必要,費用也還承擔得起。改造后有一部分營利項目,可以逐漸覆蓋成本。”
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副局長殷保家介紹,公園為保障兒童的安全,在兒童活動區配備了塑膠地坪、防碰撞護角、無障礙坡道等,還對周邊綠化樹種進行優化,栽種無刺、無飛絮、無刺激性氣味的植物。“這個區域,有3個大型游具、20多個小型游具,還有百米秋千廊架。我們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設計,兼顧了自然、藝術、趣味等元素,讓孩子們能夠在游玩的同時,得到一定的熏陶和啟蒙。”殷保家說。
蕩完秋千,岳明又帶孫子玩了公園設置的拼圖游戲。“爺爺你瞧,我把小貓拼出來了。”孩子開心地說。岳明夸贊過后,笑著提醒:“該回家啦,下次再來!”
本期統籌:尚嶸崢
鏈接
橋下空間咋用好
●橋下空間是什么
城市橋梁,是指城市道路跨河橋、高架橋、立交橋、人行天橋。橋下空間,是指城市橋梁用地紅線內的陸域用地,包括橋梁垂直投影范圍內的空間。
●橋下空間怎么用
應根據所在區域的社區需求確定功能。居住區,優先考慮便民設施,例如社區公園、健身區、兒童活動場等。交通樞紐旁,設置停車場、交通場站等。商業區或旅游區,引入創意市集、文化展覽或咖啡店、甜品店等不使用明火的小型餐飲空間。還應填補區域功能短板,如增設綠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或補充公共廁所、充電樁等設施。
●橋下空間怎么建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規劃、集約利用,合理配置各類設施,實現功能互補與協同,滿足多樣化城市功能需求,提升利用效率。采用經濟高效的設計方案和耐用材料,考慮全壽命周期管理,降低后期維護與管理成本。
(本報記者尚嶸崢整理自《江蘇省城市橋下空間利用導則》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07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