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7月15日訊(記者 秦金月)7月12日,雜技劇《天鵝》在北京藝術中心歌劇院首演。此前,該劇于7月5日在安徽包河鳳凰劇院圓滿完成了“為人民綻放——國家藝術基金優秀劇目展演”。
2000年,“一級演員”、“肩上芭蕾”創始人吳正丹、魏葆華從雜技、芭蕾、體操中汲取養分,潛心創作近四年,開創了在世界雜技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席位的雜技新流派——被譽為“優雅的雜技、驚險的芭蕾”的“肩上芭蕾”,并包攬了世界雜技最高獎“金小丑獎”等多個重磅獎項。2004年,以“肩上芭蕾”為靈感創作的世界第一部雜技劇《天鵝湖》誕生,標志著中國雜技開啟了戲劇化的探索,是一部藝術創新典范之作。
2023年,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廣州雜技團)推出雜技劇《天鵝》,以雜技演員羽夢成長經歷為主線,將“肩上芭蕾”從無到有、融“技”于“藝”的創作歷程和雜技劇《天鵝湖》的臺前幕后貫穿始終,講述了雜技演員成長道路上的挫折與努力、付出與收獲,以此致敬廣大文藝工作者在逐夢路上突破自我、不懼失敗、銳意創新的匠心精神。該劇自2023年首演以來屢獲殊榮,不僅兩度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更榮獲了全國雜技展演“優秀劇目獎”、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入選了“2024年度中國雜技藝術創新工程”重點扶持項目。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雜技劇《天鵝》由總導演趙明、藝術總監吳正丹、編劇羅麗、副總導演李雷等藝術家聯手打造,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秦立運、燈光設計劉鳳恕等加盟,將中國雜技藝術的驚險高難與西方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的知名片段進行跨界融合對話,以東方美學重構西方經典。
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廣州雜技團)從2011年起連續多年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近年以雜技劇《天鵝》為載體,開啟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文化傳播新征程。2024年9月,該劇于俄羅斯開啟了國際巡演首演,在莫斯科Live Arena劇院與“世界級藝術地標”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引發轟動——馬林斯基劇院因場場爆滿開放樂池增設座位,演出被觀眾譽為“有史以來最熱烈的掌聲”,圣彼得堡觀眾稱其為“跨越文化的震撼體驗”。
雜技劇《天鵝》還將陸續赴中國澳門、墨西哥等地巡演。雜技劇《天鵝》藝術總監吳正丹表示,希望通過“肩上芭蕾”這一中國原創藝術形式與戲劇語言的融合,讓海外觀眾看到中國藝術在守正創新中的獨特魅力。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天鵝》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張寅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