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全臺唯一的綠營罷免投票落下帷幕,同意者更多,距離罷免卻差了6293票?為何說朱立倫正在全力催票,賴清德也別高興得太早?
13日,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在講話中痛批賴清德和他力推的“大罷免”,
說臺風過境,南邊的群眾正在忍受嚴峻的災情,賴清德等人卻不想著救災,盡想著內斗。
次日,主政臺北市的蔣萬安也發表了類似看法,南部有著上萬鄉親沒電可用,甚至泡在水里受苦,賴清德等人還在搞“護臺大繞境”,屬實像個笑話。
賴清德如此執著大罷免,和此前的他那次競選密不可分。
當時他和民進黨雖然贏了,但是只在立法院拿到了51個席位,還不到總數一半,比國民黨都少了一席。
“朝小野大”,賴清德和民進黨自然坐立難安。
國民黨和民進黨猛烈對抗一陣后,柯建銘提出了大罷免的主張:既然你們人比我們多,那罷免掉一些不就是了?
原本今年既沒大選,也沒“九合一”,選民能歇歇,結果因為大罷免民眾又被卷入了政治紛擾中。
本月26日大罷免投票正式開始前,南投縣就進行了“預演”—13日,南投縣舉行了罷免綠營議員陳玉鈴的投票!
綠營發起的“大罷免”,為何第一槍打向了自己人?
有媒體猜測這是726罷藍委的前哨戰,高層級開始之前,地方上先演練一番,也有人說這是“自導自演”。
畢竟,本次罷免案并沒有成功,“罷免失敗”甚至是陳玉鈴自行宣布的。
從媒體公布的數據來看,支持罷免的人數其實是要遠多于不同意罷免的,前者票數達到12160票,后者卻僅有5867票,票數差約為6293票。
然而,由于投同意罷免的人數沒有達到選區選舉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即14302人,“罷免”還是失敗了,這也暴露出了“大罷免”的一大問題—
罷免票數和選舉票數相比,根本就不合理!
以陳玉鈴為例,她參選縣議員的時候,是以5028票競選成功的,如今12160人想罷免她,卻失敗了,這是不是少數人代表了大多數?
再把大罷免規則拿到一些“熱門地區” “熱門人選”看,同樣存在問題。
比如說新北某區的洪孟楷,他競選的時候拿到了15.8萬票,如今罷免他的門檻卻僅有9.6萬票,這似乎也不合理。
難怪藍營李彥秀痛批賴清德等人,說他們推行的大罷免規則不過是為政黨惡斗、選舉輸了掀桌子找的借口,根本不管動員問題以及是否會在社會上造成仇恨撕裂。
不管罷免是否成功,都可能存在“少數人擊敗多數人意見”的狀況,這并不符合“民主程序”。
當下藍營不少人都站出來拉票了,試圖挫敗賴清德和綠營謀劃。
比如我們開頭提到的盧秀燕,她細數了賴清德和綠營發動的“三輪斗爭”—
一斗立委,只要不是己方陣營的全部排擠取代;
二斗地方,拿著補助款這一“命脈”讓他們低頭;
三斗租房客,因為該群體在之前選舉中大都沒把票投給他們。
盧秀燕強調,要想阻止賴清德等人的追殺和胡作非為,在26日的投票中一定要站出來,把票投給藍營。
也就是反對罷免國民黨官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團結。
同樣站出來為藍營催票的還有朱立倫,
他說所謂的大罷免不過是幌子,這件事的背后是柯建銘想當臺灣民意機構的話事人,他和賴清德茍合,才有這檔子風波。
朱立倫號召支持者們站出來,
共同在726罷免中“保衛民意”,讓柯建銘、賴清德等人美夢破碎,讓前者無法取代韓國瑜,后者無法實現一黨獨裁、一黨專制!
從現場熱烈的氣氛來看,參與者還是非常支持朱立倫意見的,當然,這可能也跟朱立倫談到的“福利”有關—
朱立倫表示,
藍營當下是完全站在民眾這邊的,主張還稅于民,可是賴清德等人卻不想“把現金還回去”,甚至還想取消假期、削減福利,民眾自然無法忍受。
圖源:臺媒
除了盧秀燕、蔣萬安以及朱立倫,還有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多人“到場站臺”。
看這態勢,再聯系民調數據,726罷免恐怕未必會出現賴清德等人想看到的那一幕。
14日,“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了大罷免封關前民調,調研結果顯示不同意罷免的仍然是大多數。
誠然,大罷免能否成功,投票率、得票率是關鍵,除非在野的民進黨能夠拿到5成5以上的投票率,否則恐難以和主政的民進黨抗衡。
可“翻盤點”也存在。不僅存在,而且不止一個,日前臺灣學者表示,多種因素可能影響罷免結果。
首先就是賴清德的“團結十講”,他的初衷是拉票,可是結果并不理想,因為他經常會講一些有爭議的內容,甚至被外界批評扭曲歷史,很敗“路人緣”。
隨著綠營內部都展開抨擊,賴清德似乎意識到了這點,借著臺風影響宣布將“團結十講”無限期延后了。
盡管如此,賴清德講話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前,綠營若是操作不當出現一些問題,很容易被“放大”,從而出現對藍營有利的“受害者癥候群”。
最后,就是關稅問題了。
為了讓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讓步,賴清德把姿態做得很低,給出了大量誠意與資源,要是最后關稅降不到10%,難免引來民意反噬。
因此,賴清德和民進黨雖然在這次大罷免中有優勢,可是藍營也沒閑著,變量還有很多。
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鹿死誰手,賴清德這時要是高興,未免早了。
參考資料:
《大罷免有新變量,臺學者曝民進黨4隱憂恐翻車》看看新聞
《朱立倫為臺北5名藍營民代催票,喊話讓柯建銘取代韓國瑜的夢想破碎》海峽導報
《民進黨南投議員陳玉鈴罷免案失敗,但懸殊的票數差讓綠營感到震撼》海峽導報
《臺灣主流民意傾向不同意大罷免,但投票率是決勝關鍵》 聯合早報
《全臺唯一綠營罷免投票,議員宣布保住席位》聯合導報
《少數推翻多數!中國國民黨批大罷免門檻制度荒謬》東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