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河南大地要遭“火烤”了。氣象臺說從后天起,全省大部持續高溫,北中部不少地方得飆到40℃以上,下周一二三怕是最熱,局部能沖到42℃。
這種天兒對地里的莊稼可不是小事,玉米正拔節,大豆剛出苗,花生結莢也離不開水,大日頭一曬,土都要被烤焦。老輩人都知道,天旱最傷苗。
可現在的高溫跟過去不一樣,鄭州從上世紀到現在,高溫天數翻了倍,夜里都悶熱得很,莊稼白天曬著,晚上也歇不了,喘氣都費勁。
今年6月底,鄭州高溫天數就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倍,往后這趨勢怕是得更留意。
平原地區種玉米的老鄉注意了,高溫天里土壤水分蒸發快,要是地里旱得裂口子,玉米葉子會打卷兒,穗子也長不大。有灌溉條件的,趕緊趁早上或傍晚澆地,別在大中午頭澆,地溫高容易傷根。沒機井的,試試給地里鋪點秸稈,能保點墑,讓根子底下留點潮氣。
山區種果樹的可得上心,果子正膨大呢,太陽毒得很,果子容易被曬出“斑疤”。坡地存水難,要是連續幾天沒雨,得挑水澆樹,重點澆樹根周圍,別讓旱勁傷了樹勢。實在顧不過來,給樹冠搭點遮陽網,多少能擋擋毒日頭。
菜地里的辣椒、茄子、豆角最經不起烤,葉子曬蔫了,花也保不住,坐果率要降。老辦法用草木灰撒地里能防潮,現在可以結合著滴灌,早晚給菜苗補點水,別讓根干死。
大棚種反季菜的,趕緊把棚頂的遮陽布拉起來,通風口全打開,夜里也要留縫,別讓棚里憋成“蒸籠”。
養殖場的雞鴨鵝也怕熱,圈舍里悶得慌容易生病。把圈舍周圍的雜草清一清,搭點涼棚,中午往地上潑點涼水降溫。飼料里加點電解多維,讓畜禽多喝水,別中暑。
沼氣池也要留意,高溫下氣壓高,得定期放氣,防止炸裂。有人說,過去看云識天氣,現在老天爺的脾氣有點摸不透。
雖說老經驗還管用,但科學防災更得跟上。
氣象工程師說,這次高溫是天氣系統控制,太陽輻射強,氣流下沉把空氣都烘熱了,往后幾天晴熱少雨,得提前想好招兒。
鄭州郊區有個種糧大戶,去年高溫天沒及時灌溉,玉米減產了一成。
今年他早早就檢修了灌溉設備,跟村里合作社商量著錯峰用水,地里的玉米看著還算精神。這說明早動手和晚動手差別大,等苗子旱蔫了再救,可就難了。當然,也不是一點盼頭沒有,15、16號可能有雷雨,不過雨量不大,降溫有限,別指望能解大旱。
鄉親們別等那點雨,該澆水的趕緊動起來,地里的活計可耽誤不起。我個人覺得,這幾年夏天越來越熱,種地的節奏也得跟著變。播種、施肥、灌溉,都得盯著天氣預報調時間,別按老黃歷辦事了。
氣候變了,咱們的法子也得活泛點,不然苗子遭罪,收成也受影響。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去地里看看墑情,苗子缺水的地方先做標記。家里有灌溉設備的檢查一遍,該修的修,該買的買。
跟村里鄰里聊聊,互相搭把手,別讓一家的活計拖成一片災。
還有個事得提醒,高溫天里人也容易中暑,下地干活別趕中午頭,帶足涼開水,揣點藿香正氣水。
身體是干活的本錢,人要是倒下了,地里的活更沒人管。
具體咋應對不同地塊的旱情,大伙可以在評論里說說自家的土辦法,也聽聽別人的經驗。
種地靠天吃飯,但也得跟天較勁,多學點招兒,總能少受點損失。最后再強調一遍,未來幾天高溫兇猛,護苗防旱刻不容緩。
現在就去地頭轉一圈,該澆水的澆水,該遮陰的遮陰,別等苗子干巴了才后悔。記住,早動手,苗兒壯,秋天收成才有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