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最近英國法律委員會正認真考慮讓堿性水解這種遺體處理方式合法化,美國和澳大利亞也準備跟風效仿,時間網上議論紛紛,但支持者不多,絕大多數網友提出了質疑,難不成用水將遺體殘骸沖進下水道就成了所謂的環保了?
英國這兩年為什么一直在推崇堿性水解法處理尸體,英國的墓葬危機到底有多嚴重呢?
水煮遺體要合法
英國在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向來比較非主流,這次的堿性水解法雖然仍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這種做法確實非常英格蘭。
堿性水解法就是人們俗稱的水葬,將遺體放進特制的高壓鍋蒸煮,經過高溫堿液處理之后只需要幾個小時尸體就會化成一灘琥珀色液體。
按照專家的理論,這種液體是可以排入下水道進入自然水體循環的,剩下的骨頭會被磨成粉末后交給家屬,跟傳統活動一下,這種方式看上去更加綠色環保一些,至少不會產生焚燒遺體時的大量有毒氣體。
在這方面英國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美國有十五個州已經通過了水葬合法化,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也已經開始試行。
愛爾蘭還建了歐洲首個專門水葬處理尸體的設施,看來這種新型殯葬方式在國外已經成為大熱門了,只不過英國民眾對此態度有點兩極分化,除了極少數人覺得這波操作前衛又環保之外,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把遺體煮了就有點不人道了,還隨意的沖入下水道,實在是有點兒太過分了!
這些年發達國家的殯葬方式一直在發生變化,現在很多有信仰的國家也慢慢轉變了觀念,火葬的比例越來越高,看來隨著人們意識的轉變,殯葬方式的改革也已經迫在眉睫了。
專家們別在跟著趁熱打鐵,一直強調處理過程絕對安全,而且整個過程是在嚴格監管下進行的,可網友們卻不怎么買賬,把親人煮成湯再沖進下水道這種說法實在是有些驚悚。
有的網友也提出了更專業的問題,如果這種技術要被壞人利用,豈不是官方給出了掩蓋犯罪證據的標準答案了嗎?宗教團體也趕忙站出來跟風,指責這種方式違背了教義中對遺體尊嚴的要求。
可阻力這么大,這些發達國家為什么還一直對推行殯葬改革這事兒這么上心呢?
水煮遺體咋操作的?
如果單純從科學的角度來考慮,水葬的過程確實算得上是環保,在水葬開始之前,遺體會被裝進用玉米淀粉做的環保袋里,再放進特制的特大號高壓鍋。
工作人員會向里面注入氫氧化鉀溶液,然后將溫度調到150攝氏度以上,人的身體跟其他動物并沒有什么區別,無非是一些組織和骨肉,在幾個小時的高溫高壓處理之下,任何有機組織都會被徹底分解,留下的只是液體和骨骼碎片。
聽上去確實非常環保,而且可以實現自然界的循環利用,但殯葬終歸是件大事,人生一場,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去,雖然帶不走什么,但對家屬來說,如此草率的處理尸體確實有些難以接受。有網友直白地說:我活了一輩子,死都死了,難不成還要被沖馬桶嗎?
不過英國人對殯葬改革的接受度應該要比其他地方多一些,畢竟墓地問題在其他國家看來有些無厘頭,這是英國卻早有歷史可以借鑒。
19世紀初期的時候,英國就曾被墓地問題搞得焦頭爛額過,那時的英國人習慣將親人漫長的教堂墓地,可那時候英國剛剛完成工業革命,國內的生產力大大提升,人口也隨之增加了不少。
人多了需要的墓地自然也多,慢慢的教堂墓地開始出現了緊缺,棺材一層疊一層,連教堂地窖和四周狹窄的角落都被塞滿了棺材。
慢慢的教堂墓地成了疾病的溫床,常去那兒的人回來之后基本上都要病倒,遺體滲出的組織液也會慢慢滲透到地下水中,住在墓地附近居民的健康也是每況愈下。
后來麥克尼農領頭的英國城鎮殯葬委員開始進行殯葬改革,那個時候英國人就認為當時的埋葬方法已經是一種劣習了,委員會建議各教區衛生委員會應該推動在城鎮管轄范圍外至少兩英里遠的地方建造新墓園,整個建造過程也要受教區主管或倫敦中央委員會的監督。
這才慢慢的形成了現在英國的殯葬傳統,沒想到墓地緊缺的問題又一次成了讓政府無必頭疼的大問題,可英國的墓地到底多么緊缺呢?
倫敦墓地有多缺?
政府有政府的考慮,其實英國如此迫不及待的推行這些新型殯葬的方法也是無奈之舉,英國的做法也代表了很多發達國家政府的想法,只不過英國是先吃螃蟹的人而已。
現在英國傳統墓葬早就沒法滿足越來越多的別的需求了,為了爭奪成為稀缺資源的墓地,不少人已經化身新時代的盜墓賊,不為墓里面的陪葬品,只是為自己的家人找一處安身之所。
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黑色產業鏈,埋骨之所也成了黑市上可以交易的商品,每個墓地售價高達4100英鎊以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少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使下偷偷挖開老墓,把遺骨亂丟。
墓地管理方對此根本就沒什么好辦法,當遺屬們發現自己親人墓地竟然被鳩占鵲巢,成了別人的安身之所之后,整個社會的矛盾已經越來越尖銳了!
憤怒的家屬組織起來成立了熱刺公園墓地行動組,可調查之后卻發現,墓地管理方似乎一直在遮遮掩掩,推進權力的想將事情壓下去,警方雖然介入調查,結果卻遲遲沒有公布,整個事件有點向不了了之的方向發展了。
這就是倫敦乃至整個英國面對的最大問題,現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民眾對墓地的需求非常迫切,可是供應嚴重不足,掘墓占地這種事已經成了常態。
倫敦是英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根據最新的統計,現有倫敦的墓地可能在10到15年內全部耗盡,這還是保守估計,實際情況能比這個數字更加嚴峻。
所以堿性水解法就是政府和民間機構想出來應對危機的新辦法,這些年英國官方沒少想相應的辦法,在堿性水解法之前,英國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約翰還提出過尸體堆肥這種新型殯葬技術,在他看來,人體就是最好的有機肥料,只要把人體和其他碳材料按照合理的比例堆放到一起,只要最多30天,遺體就可以自然分解成有機肥,可以用來種植樹木或蔬菜。
為了論證自己想法的有效性,阿什頓院長還進行了經濟統算,英國每年有50萬到60萬人去世,如果每個人都選擇這種方式,英國每年可以多種50萬棵樹。
這樣既減輕了墓地壓力,還緩解了全球變暖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只不過民眾卻并不買賬,阿什頓院長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除了部分環保人士認為這個想法是天才創意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在大罵阿什頓院長是被豬油蒙了心,樹葬和花葬這種自然分解的方法還算可以接受,但如果人為的進行碳氮比混合,雖然從本質上來說都差不多,可讓人從心底接受這種新鮮的觀念顯然還是不太容易的。
畢竟辛辛苦苦一輩子,死了還得被當成肥料種樹,這種結局也實在說不上太好!年長者很難接受自己的遺體被分解成肥料,自己以后變成一顆樹倒是沒什么毛病,可是花樣堆肥是需要翻堆的,說出去30天的時間輕描淡寫,可這其中自己的遺體要被工人用鏟車翻來翻去,這不是現代版的五馬分尸嘛!
結語
不管怎么說,倫敦乃至整個英國的墓地危機是實打實的,現在英國國內的掘墓事件頻發,墓地價格飛漲,民眾紛紛因此類事件進行各種各樣的游行抗議,整個殯葬系統已經陷入一片混亂了。
如果沒有新的突破口,墓地緊缺的問題會讓未來幾十年的英國人面臨無處安葬的困境,人在被逼到無計可施的時候總是會緊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管是水葬、堆肥葬還是其他更具創意的殯葬方式,未來都有可能會被逐漸提上議事日程。
最終怎么解決這場墓地危機,還得看英國人如何在情感與現實之間做取舍了!
不過對我們來說這倒也不是壞事,我們現在人口結構也在慢慢走向老齡化,英國今天面臨的困境或許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后也會慢慢面對,既然如此,那就讓英國替我們趟趟路過過河,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