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三年多的俄烏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北約和俄羅斯各種新式武器的試驗場,而最近的兩個消息,顯然都是對俄羅斯不利的:先是俄軍部隊向烏克蘭機器人組成的部隊投降,其次德國高調宣布援助烏克蘭遠程導彈,而這已經把莫斯科納入了打擊范圍。#歐洲瞭望臺#
(烏軍士兵和其攜帶的機器狗)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13日報道,當地時間7月9日,烏克蘭第3獨立突擊旅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在哈爾科夫地區,他們首次成功地僅憑無人機和自殺式地面作戰平臺,迫使俄軍士兵向無人裝備投降。該通報稱:“歷史上第一次,俄軍士兵在純粹由機器人系統發起的進攻中投降。”根據報道,烏軍這支機器人部隊裝備可攜帶炸藥的遙控車輛,烏軍用這種無人車輛不斷襲擊俄軍堅固陣地,在摧毀了數個俄軍掩體后,烏軍第3突擊旅報告稱,“當接下來的一臺系統靠近一個被摧毀的掩體時,敵人為了避免爆炸,宣布投降。”
(烏軍的自爆式無人戰斗車輛)
雖然無人裝備已經廣泛投入現代戰爭,并且在幾場戰爭中大放異彩,但是由人類部隊向機器人部隊投降,這確實還是開天辟地第一次。不過俄軍的選擇也能夠理解,畢竟如果對手也是人類組成的部隊,那么拼殺還能給對方造成傷亡,而一旦對方是機器組成的部隊,那么即便是打退了對方,也不過是增加幾臺設備損失而已,無法給對方造成實質性打擊,而且后續的機器人或者自爆車輛也可以源源不斷,這大概就是俄軍在烏軍機器人部隊靠近時選擇投降的主要原因。而且第3突擊旅表示,在向機器人部隊投降之前,該據點的俄軍事實上已經擊退了烏軍人員的兩輪進攻,這說明俄軍在面對烏軍時能夠保持較強的戰斗力,但在面對機器人時,情況顯然就大不一樣了。
(航展上的德國“金牛座”巡航導彈)
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德國改變了此前的政策,準備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這引發了俄方的強烈不滿。據環球網報道,德國官員克里斯蒂安·弗羅伊丁已經確認,本月底德國將向烏克蘭交付多達“數百枚”的遠程導彈。雖然弗羅伊丁并沒有透露導彈的具體型號和性能,但是從德國目前的武器裝備來看,其所能提供的,大概率就是“金牛座”遠程巡航導彈,該導彈有效射程350~500公里,一旦烏克蘭裝備該導彈,那么就可以從邊境直接威脅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而這將會改變目前俄烏之間的態勢對比,從而引發更多深遠的變化。
(德國空軍的“狂風”式戰斗機攜帶“金牛座”導彈)
除了射程足夠遠,“金牛座”導彈還攜帶480公斤的大型彈頭,特別是該導彈的彈頭可以直接改用鉆地彈,足以擊穿6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對防護目標具有極大的威脅,如果烏克蘭得到該導彈,足以對俄羅斯深遠的腹地構成戰略性威脅。更重要的是德國一次性就要交給烏克蘭“數百枚”導彈,這無疑將會導致俄烏戰爭升級,同時也把德國置于一個危險的境地。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所以一直相當低調,即便裝備了先進的遠程巡航導彈,也很少到處炫耀,但如今德國作為美國的盟友,開始大力援助烏克蘭遠程進攻性武器,此舉表明德國已經在美俄之間“選邊站”,剩下的,大概就是俄羅斯要考慮如何報復德國的問題了。
(俄軍的單兵素質并不差,只是裝備方面確實差強人意)
目前而言,雖然俄羅斯依然在戰略上占據優勢,但是在具體的戰術細節上,俄羅斯已經逐漸力不從心,從不久前羅馬尼亞的F-16戰斗機公然開火攔截俄羅斯無人機開始,如今烏克蘭借助西方的力量不但組建了無人化的機器人部隊,甚至還能迫使俄軍向機器人投降,這無疑對俄軍非常不利;而更嚴重的是,德國如今也正式下場,并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從而讓烏克蘭具備了威脅俄羅斯腹地,甚至是首都莫斯科的能力,這對于俄羅斯而言自然不是好消息。
總體而言,由于俄羅斯在技術領域確實落后于西方,所以當西方開始把大量高技術裝備拿來武裝烏克蘭之后,俄軍在戰術上必然會陷入被動,但俄羅斯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要想有效對抗西方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俄羅斯必須早做打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