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過去了,被烏克蘭無人機擊中的圖-95MS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殘骸仍然散落在別拉亞、恩格斯和奧列尼亞等俄軍戰略航空基地上。
雖然針對俄軍戰略轟炸機的“蛛網行動”發生在6月1日,但殘骸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清理,這一點可從伊爾庫茨克地區別拉亞空軍基地的最新衛星圖像中得到證實。
烏克蘭開源情報分析員塔塔里加米發布的圖像顯示,圖-95MS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的殘骸仍清晰可見。至于俄羅斯至今沒有清理殘骸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對別拉亞空軍基地的打擊是最有效的。據分析人士稱,共有4架圖-95MS和7架圖-22M3在此遇襲。此外,奧列尼亞空軍基地的戰略轟炸機殘骸也沒有全部被清除。
但最重要的是,在所有俄羅斯戰略航空兵基地中,均未觀察到任何建造飛機防護掩體的進展。此前有報道稱,俄羅斯已開始在恩格斯空軍基地為圖-160建造巨型掩體。但這些結構充其量只能應對惡劣天氣,無法抵御更嚴重的威脅。
相比之下,庫爾斯克附近的哈利諾戰術航空基地情況則大不相同,已建成或即將完工的設施包括:10座帶土堤的掩體、12座不帶土的堤掩體以及8個額外的機庫。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哈利諾戰術航空基地距離烏俄邊境僅110公里。
克里米亞薩基空軍基地的掩體情況類似:那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混凝土掩體約有12個。這些設施除停放有人戰斗機外,還部署了“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
與此同時,位于克里米亞半島北部的占科伊空軍基地已被俄軍放棄。顯然,這是因為此基地距離前線僅150公里,俄軍認為駐扎在此過于危險。不過,與哈利諾不同的是,占科伊周邊還有多個可供替代使用的空軍基地。
析人士指出:“總的來說,俄軍被迫做出調整,要么修建加固結構,要么放棄那些雖然在后勤上便利但易受攻擊的機場來適應局勢。與此同時,這些措施看起來都是被動應對,缺乏對所有潛在目標的統一協調與整體規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