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娛樂圈這兩年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件,天價耳環事件肯定能排進前三。
事情從熱搜頂流爆出,到現在慢慢歸于平靜,其中的反轉、沉默、替代、起訴,每一步都透著一絲壓抑與荒唐。
更可怕的是,如今網友們都高強度“盯梢”兩個月,其背后的是非曲直卻遲遲不能給個交代。
這不,隨著前段時間一則網友的視頻,“耳環姐”再次被人推向了風口浪尖......
耳環事件
事發找擋槍,究竟在害怕什么?
2025年5月,一個18歲的年輕演員黃楊鈿甜因為一張自拍登上熱搜。
原因也很簡單,她耳朵上的那對耳環,被網友扒出市值高達230萬元,是GRAFF品牌的典藏款。
輿論一開始以為不過是又一場“明星炫富”的日常,卻沒想到隨著網友深挖,她背后的家族關系被層層揭開。
黃的父親楊某被發現是一名在職公務員,母親則是民營企業主,開的是移民類敏感公司,舅舅還因商業違法被處理。
報道
而這些年她家購置的豪宅、她身上各類奢侈品的頻繁曝光,與“公務員+小企業”的收入結構根本對不上。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人直言,如果只是“拼娃成功”的富養女孩,那大家最多酸一酸,可如果這背后摻雜了權力與不法所得,那就不是“炫耀”而是“踩線”。
很快,事情的重心從一對耳環,變成了對其家庭背景、經濟來源的深度懷疑。
尤其是楊某在事發后第一時間“連夜退股”、回應“耳環是假貨”的行為,更加激起眾怒。
不少人追問,如果是假的,怕什么退股?如果沒問題,怕什么查賬?
然而,風向在黃家幾乎沒有回應幾天后就開始變了。
就在事件快要發酵成一次全面調查的趨勢時,另兩樁事情“恰巧”撞了上來。
第一個是女演員那爾那茜的管培生違約事件,她因為校企合作身份進入影視公司,在爭議中被除名出《鏢人》劇組。
報道
在這件事中,那爾那茜被指簡歷造假、靠關系拿資源,風評急轉直下。
但奇怪的是,她的調查也遲遲沒有結果。
第二個是鳳凰傳奇成員曾毅的一次“塌房”。
起因是一塊手表,有人指出那塊表有“特殊象征意義”,不宜出現在公開場合。
原本只是彩排時戴表,卻被無限放大,輿論一發不可收拾。
最終鳳凰傳奇取消了三場演唱會,對外說法是曾毅“身體不適”,但很少有人信。
畢竟,如果僅是表的問題,真不至于搞得巡演停擺。
鳳凰傳奇
尤其是曾毅作為一個出道多年、幾乎零負面新聞的藝人,突然陷入輿論漩渦,實在不合常理。
有人提出,他可能成了“替罪羊”,被拿出來引導公眾情緒,借此稀釋耳環姐的壓力。
當然,是否真有幕后的“安排”,外人無從得知。
但那段時間輿論的確發生了微妙的轉向。
黃楊鈿甜一邊消失在公共視野,另一邊那爾那茜和曾毅的事輪番登上熱搜,最初耳環事件引發的強烈關注就這樣被攔腰斬斷。
很多網友調侃道:當代娛樂圈不是靠作品維穩,而是靠“擋槍者”續命。
更令人意外的是,經歷這一波爆發后,黃楊鈿甜的事業不僅沒有中斷,反而還在持續推進。
“耳環姐”的“爽文”人生
她參演的新劇《冰湖重生》和《人魚》陸續發布預告和預約通道,制片方回應“不會受事件影響,按計劃上線”。
最令人所無語的是,其角色還是熟悉的“底層逆襲少女”,這與現實中的“耳環風波”構成了微妙的反差。
平臺未封殺,品牌未割席,行業圈也沒有公開的抵制聲音。
從公開信息來看,她的資源并未受到實質打擊。
這一切與曾毅為了“那塊表”損失三場演出形成鮮明對比。
與此同時,關于耳環來源、家庭財富的透明度幾乎為零。
有記者曾致電相關部門,得到的回應卻只是“已啟動調查”,而幾家官媒所報道的楊某因“經商辦企業、超生”被立案,調查結果也遲遲未公開。
耳環姐新劇
這下可好,質疑耳環姐的網友們頓時炸窩了。
要知道,很多人本就對公益資金缺乏信任,而這次事件更讓不少人取消了月捐和長期支持的慈善項目。
耳環事件本該是一場澄清真相、重建信任的契機,可最終卻陷入了一種無解的拖延。
然而,就在大多數人以為事件將淡去時,意外發生了。
7月12日,一位名為“煙火大器”的博主發文稱,自己因為創作了幾首“內涵耳環姐”的歌曲被投訴“封殺”,并收到了法院的起訴通知。
這幾首歌名字很直白,比如“耳環很貴嗎”“通報了個寂寞”等,雖然有戲謔成分,但并未直接點名。
視頻上傳平臺是小紅書,根據網友透露,他在短短兩天內收到了八次投訴,平臺客服拒絕透露投訴人身份,也沒明確告知侵權內容,只稱為“相關權利人”。
起訴事件
后續還有記者聯系了煙火大器本人,他承認目前尚未收到法院傳票,但已經被平臺大面積清除作品。
訴訟是否真的啟動,他本人也無法確認。也有聲音質疑他是否借機炒作。
不過從目前來看,這一行為確實又把“耳環姐”的關鍵詞拉回到了熱搜。
有人說:黃楊鈿甜是有維護名譽的權利沒錯,但是否太“雙標”了一點呢?
要知道,她至今未就耳環真偽、家族資金、父親違紀作出公開說明,卻對一個發視頻的網友動用法律資源,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事件發展到這一步,輿論徹底撕裂。
一方面,有人指責煙火大器“蹭熱度”、“靠嘴賺流量”,沒有證據、亂影射,難怪被起訴。
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他只是說出了公眾想說卻不敢說的話。
耳環姐
所有人的核心疑問就一件事:一個18歲的女孩到底憑什么能戴得起230萬的耳環?
由于心聲遲遲得不到回應,一時間,“眾人皆苦,黃楊鈿甜”,這句話成了飯圈和吃瓜群眾共同的發泄口。
它并不是單指黃楊鈿甜如何如何,而是整個話語場的無奈縮影,大眾追問的,是不該被掩蓋的真相,而不是誰家女兒漂亮不漂亮。
可惜的是,媒體并沒有后續,平臺屏蔽內容,網友遭遇投訴,這幾乎構成了一種“封閉性輿論”......
信源:九派新聞 2025年7月13日關于“網友自稱被黃楊鈿甜起訴,下架8個視頻作品,“為啥單單起訴我”,律師:或炒作博流量”的報道
信源
結語
這個事件發展到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對耳環本身的問題。
它觸及的是公眾對權力、公平、透明的基本期待。
如果這背后真的沒有非法所得、沒有權力尋租、沒有違規操作,那就應該早早公開調查,擺出結果,堵住悠悠眾口,哪怕一切清白,也該主動說明。
但如果一直拖著不回應,卻對發視頻、唱歌的人動用“起訴”工具,那就很容易讓人懷疑,這背后到底有沒有人神共憤的事,是不是有什么東西,真的不能見光。
別總想著用別的“熱搜”而把事情拖過去,有些記憶,是不會隨熱度冷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