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聽身邊朋友抱怨:"這年頭賺錢比吃屎還難!"
可不是嘛,工廠訂單銳減,35歲職場門檻像堵墻,送外賣都內卷到要搶單。
我表弟在電子廠干了十五年,去年被"優化"后,投了200多份簡歷石沉大海,最后只能去工地當小工。
樓下王姐更慘,超市收銀員崗位被年輕人頂替,現在每天蹲在菜市場撿菜葉子。
為什么普通人賺錢越來越難?
說白了就是三個字:不匹配。
企業要的是能熬夜加班的年輕人,市場需要的是懂直播帶貨的新技能,可咱們這代人掌握的往往是即將被淘汰的經驗。
但別灰心,今天說的這三個活計,不需要高學歷,不拼體力極限,只要肯放下身段,照樣能讓家里鍋里有米、孩子有學上。
一、民宿清潔。
給城市短租房做深度保潔,按間收費,比傳統家政單價高30%以上。
1、操作手冊:
搞定房源:早上九點蹲守小區物業,專找帶"此房出租"的電梯房。見到房東直接遞名片:"姐,我是專業做民宿保潔的,您這房子要是做短租,我能讓房間照片在平臺上多30%點擊率。"
工具升級:別扛著舊拖把上門,花200塊買蒸汽拖把+紫外線消毒燈。給客戶看檢測報告:"您看這床墊除螨率99.8%,客人住著放心,平臺評分自然高。"
增值服務:在衛生間放盒薄荷糖,床頭柜擺本《城市旅游攻略》。臨走時說:"需要幫您代購洗漱用品嗎?我這有批發渠道,比超市便宜20%。"
2、銷售話術:
"張哥,您這房子月租3000是吧?要是改做日租,周末能到500一天。但平臺要求必須五星好評,我這有套保潔標準流程,保證客人挑不出毛病。您看是按次結算還是包月?包月的話每間房便宜10塊錢。"
二、三輪車賣西瓜。
夏季剛需水果生意,避開門店高租金,專攻社區流量。
1、操作手冊:
貨源秘籍:凌晨三點去郊區瓜田,專挑藤蔓新鮮的8424西瓜。跟瓜農說:"我要500斤,但得先切開三個看瓤。您要覺得行,我馬上轉賬。"
選址心法:下午四點蹲守小學門口,五點半轉戰廣場舞集合點。車頭掛個喇叭循環播放:"沙瓤西瓜包熟包甜,不甜不要錢!"
切割技巧:帶把電動開瓜刀,現場切三角塊插竹簽。對帶孩子的家長說:"來塊嘗嘗?不好吃這整個瓜我送你。"
2、銷售話術:
"大媽您看這瓜蒂,彎彎的是母瓜,比公瓜甜。您要信得過我,幫您挑個十斤左右的,保證皮薄瓤紅。這樣,您買兩個我送您把菜刀,回家切著方便。"
三、喪葬服務。
提供殯葬一條龍服務,賺的是信息差和情感溢價。
1、操作手冊:
資源整合:跟殯儀館司機、壽衣店老板拜把子,拿到骨灰盒3折進貨價。對家屬說:"這是老師傅推薦的檀木盒,比殯儀館便宜一半。"
服務細節:準備黑傘、白手套,接遺體時說:"您放心,我們全程用黑傘遮陽,這是對老人最基本的尊重。"
情感營銷:在靈堂放《大悲咒》輕音樂,給家屬遞熱毛巾:"您先擦把臉,有什么需要隨時叫我,我就在門口守著。"
2、銷售話術:
"李叔,阿姨走得突然,您別太難過。我們這條龍服務包括穿衣、火化、下葬,您只需要選個吉日。這是套餐價目表,您看選中間這個就行,比單獨定能省8000塊。"
這三個活計,說白了都是"技術+服務"的組合拳。
民宿清潔要懂點色彩搭配,賣西瓜得會看瓜皮紋路,喪葬服務更是考驗人情世故。
老張頭去年開始賣西瓜,現在每天能凈賺200塊;樓下劉嬸做民宿保潔,同時給三家房東當管家,月入過萬。
51歲怎么了?
咱們這代人最不缺的就是生活智慧。
把年輕時攢下的經驗拆解重組,照樣能在時代縫隙里找到生存空間。
記住,賺錢從來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看誰更愿意彎腰撿六便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