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這位天天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放狠話的“反華急先鋒”,自己偷偷在歐洲留了退路,難怪敢逼中方棄核,小馬科斯得給出個交代。當一國國防部長都可能對他國效忠時,菲律賓的國家安全決策還能信幾分?
觀察者網消息稱,近日,菲媒曝光的文件顯示,特奧多羅2016年就通過馬耳他“投資入籍計劃”拿到護照,光捐款就砸了60萬歐元(約合470萬人民幣),有效期10年。
更離譜的是,該計劃要求申請者宣誓效忠馬耳他國籍——一個歐盟小國。
這一發現直接觸動了菲律賓法律的紅線——盡管普通公民可持雙重國籍,但內閣級官員必須保持對菲律賓的絕對忠誠。
若指控屬實,特奧多羅不僅面臨職務不保的風險,總統小馬科斯也將因“用人失察”陷入被動。
馬耳他作為歐盟“避稅天堂”,其投資入籍計劃門檻明確:65萬歐元加3年居住,或75萬歐元加1年居住即可獲得國籍。特奧多羅2016年恰逢政治空窗期,資金來源引發質疑。
菲律賓輿論迅速聯想到其早年擔任國防部長等要職的經歷,懷疑其是否動用貪腐所得辦理國籍,甚至借此轉移資產。
盡管特奧多羅緊急澄清,稱自己已在2022年參選參議員時放棄馬耳他國籍,但其護照有效期至2026年,隨時能卷鋪蓋跑路。
而且《馬尼拉時報》的爆料時機耐人尋味——這家媒體被普遍視為親杜特爾特家族,而國防部長職位正是馬科斯與杜特爾特兩大家族權力博弈的關鍵籌碼。
回溯2022年大選,小馬科斯與杜特爾特家族曾達成協議,由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兼任國防部長。然而勝選后,小馬科斯以“協商”為由收回這一任命,轉而啟用特奧多羅。
特奧多羅家族與馬科斯淵源深厚:其父曾掌管老馬科斯時期的社會保障系統,他本人上任后亦積極配合小馬科斯的南海政策,成為總統核心盟友。
對杜特爾特家族而言,若借雙重國籍問題逼退特奧多羅,既能打亂小馬科斯的軍政布局,也能為莎拉爭取更多實權,甚至可能重新分配內閣席位。
特奧多羅在馬科斯內閣中地位特殊。去年菲內閣大換血,30多名部長被撤,唯獨他穩坐防長寶座。如今看來,這位心腹或許代表了馬科斯團隊的某種共性:他們一邊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一邊悄悄把資產和退路轉移到國外。
此前就有傳聞稱,馬科斯家族將大量黃金轉移至海外,甚至試圖通過香港洗白。當決策層集體“腳踏兩條船”時,菲律賓在南海的軍事冒險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反正賭注押在國民身上,政客們早備好了逃生艙。
這種“忠誠分裂”的政客,主導著菲律賓對抗中國的軍事戰略,簡直是對國家安全的莫大諷刺。而這種“退路思維”直接扭曲了菲律賓的對華政策。
環球網消息稱,特奧多羅近日聲稱中國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是“作秀”,要求中方棄核才算誠意。
這種論調連基本戰略常識都沒有——若中國真放棄核威懾,美國必然在菲部署核武器,屆時東南亞將淪為大國角力場。
對此,我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大校并沒有陷入被動解釋的陷阱,而是犀利反問:菲方政客屢屢抹黑中國,究竟是其個人妄言,還是代表國家立場?
這一“靈魂拷問”就是給菲方劃出兩條路:要么承認防長言論系個人越界,承諾管束官員言行;要么坐實政府默許挑釁,自毀國際信譽。這不僅讓特奧多羅啞口無言,更將壓力傳導至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菲政府必須給中方一個明確交代。
更諷刺的是,當中國積極推動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時,東盟多數國家表示歡迎,唯獨菲律賓唱反調。
這種背離地區共識的行為,既暴露其政客對“無核化”概念的無知——中國作為合法擁核國與東南亞無核化本無沖突。
美國長期拒絕簽署該條約議定書,而菲律賓的阻撓恰與之同步,難怪地區國家對其愈發反感。
近期菲律賓政客的挑釁言行已形成一種危險模式。
前有被中方制裁的菲前參議員惡意破壞雙邊關系,后有其政府反咬一口,以“言論自由”為由要求撤銷制裁,甚至召見中國大使施壓;而且菲艦還在南海驅逐中國偵察船,被無視后又倒打一耙。
這種“碰瓷—賣慘”的套路暴露出馬科斯團隊的算計:通過炒作對華強硬轉移國內矛盾,換取民粹支持。
但玩火終將自焚,當菲外交部在所謂“南海仲裁案”九周年之際再度搬出非法裁決時,中方直接定性其為“廢紙”,并警告某些國家停止侵犯中國主權。
顯然,中國既不會容忍個別政客的跳腳,也不會縱容國家層面的試探。
菲律賓的困境在于,其“戰術碰瓷”正在透支戰略空間。中方此次將問題公開化,等于撕碎了馬科斯政府“左右橫跳”的遮羞布。
若選擇撇清防長言論,等于自打耳光,削弱政府權威;若默認官方立場,則坐實挑釁者角色,今后再扮“受害者”也無人買賬。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東南亞無核化進程若因美菲作梗停滯,菲律賓必將淪為地區和平的絆腳石。
從南海問題到核議題,菲律賓的冒險行徑已觸及中方紅線。
中國國防部的回應看似溫和,實則綿里藏針——馬科斯是時候掂量輕重了:繼續配合美國表演“反華秀”,只會讓菲律賓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而糾正錯誤、回歸對話,才是避免“踢到鐵板”后徹底翻車的唯一出路。
未來局勢可能朝三個方向演變:最樂觀的情況是菲國內覺醒,通過法律手段清算特奧多羅等“雙國籍政客”,迫使馬科斯調整對華政策;
中性預測是美國趁機加強對菲控制,將其徹底變成反華堡壘,但經濟困境會加速馬科斯政府倒臺;
最悲觀則是既得利益集團綁架國家,在南海制造局部沖突后集體出逃,留下爛攤子給民眾。
無論哪種結局,中國都需警惕菲律賓“政治潰敗”的外溢風險——當一國決策層失去國家忠誠度時,其行為可能比理性對手更不可預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