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東盟峰會接近尾聲的時候,東盟國家都收到了中國的大禮包。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國和東盟3.0協議將在10月批準通過。此外,中國-東盟還在此期間達成了一項5年計劃,范圍覆蓋40多個領域。
在此期間,中國-東盟都傾向在2026年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
這不是大禮包是什么?而菲律賓,就沒有他的鄰國們這么幸運了。在東盟峰會期間,中國外交部正告菲律賓:不要再拿南海仲裁這張廢紙說事。
誰都看出來了,東盟國家人手一個禮包,菲律賓,拿到的卻是一記冷臉警告。
3.0版協議不只是升級關稅條目,而是拓展到服務貿易、綠色轉型、供應鏈安全等前沿議題。說白了,中方希望用規則與紅利綁定東盟,打造亞洲版“深度朋友圈”。
再看五年行動計劃,等于是拉長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周期。這五年計劃等于是畫了路線圖。你只要走,收益就在前方。對一些受美方壓力大的國家而言,這無疑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長期兜底機制。
再看2026年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中方是在釋放戰略定心丸。中國主張和東盟自己談,不歡迎域外國家攪局。設定時間表,本質上是告訴東盟:中國有誠意,也有信心解決分歧,但不能再被個別國家拖后腿。個別國家是誰不言而喻。
那么為什么大禮包偏偏菲律賓沒份,還在東盟峰會期間被中方點名警告。
從協同巡邏、偵察合作到聯合軍演,菲律賓這兩年頻頻跟美國靠攏,安全議題幾乎全盤倒向華盛頓。在這種背景下,中方在經貿合作上必然會“慎之又慎”,不給“吃飯砸鍋”留空間。
中方明確表態,仲裁案是一張“廢紙”,菲律賓如果非要拿它說事,那只能是雞同鴨講。中國對其他東盟國家都在談共贏準則,對菲律賓的回應卻明顯轉硬,說白了就是“你自己先站好位”。
其實,這前后的反差就是現實外交的邏輯,不存在無條件的“眾生平等”。中方用禮包告訴別人:想合作的歡迎來拿;用冷臉告訴菲律賓:想唱對臺戲,自己衡量代價。
如果菲律賓長期不在中方的“優待名單”里,在東盟整體對華合作中難免淪為邊緣地帶。而今美方又打起高關稅算盤,東盟國家左右為難,菲律賓更是腹背受敵。
多數成員都在分享中方禮包,唯有馬尼拉頻頻擦槍走火,這會讓其他東盟國家也對其另眼相看。畢竟,大家都希望區域穩定,沒人樂意見到惹事精。
說白了,中國不是刻意“排擠”菲律賓,而是想通過“區別對待”樹立一個風向標:你愿意務實合作,那就一起成長;你非要搗亂碰瓷,那中方也不怕亮明態度。
這屆東盟峰會,用一套禮包與一記冷臉,把中方的區域策略擺得明明白白。下階段,誰真正走在合作軌道上,誰自覺退出“觀望區”,將直接決定他們在未來格局中的位置。
菲律賓,是時候認真想一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