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坦克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國防工業界已經和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商討取消烏克蘭武器出口禁令。對此澤連斯基日前承諾準備放開相關禁令,以推動烏克蘭武器出口。
烏克蘭媒體表示烏克蘭正計劃對外出售包括無人機、火炮和導彈在內,“歷經俄烏戰火洗禮和考驗”的實戰派武器。
烏媒RBC的報道
至于這些武器可能出口到哪些國家,澤連斯基表示,將是歐洲國家,或其他“資助烏克蘭無人機生產、并開始支持導彈制造”的國家,并透露丹麥、挪威、德國、英國和立陶宛等國均對烏克蘭軍工技術表示出興趣。
烏克蘭科技力量協會總干事卡特琳娜·米哈爾科(Kateryna Mykhalko)在接受《烏克蘭RBC》采訪時表示,這一決定為烏克蘭企業與歐洲伙伴的合作“亮起綠燈”。
她表示許多歐洲國家不僅愿意資助烏克蘭采購武器,還希望在本國本地化生產烏克蘭武器。
烏克蘭國產卡車榴彈炮
“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愿意單純地送錢給我們。有些國家想把生產線設在本國,或尋求技術合作,這很容易理解。”米哈爾科說,最感興趣的國家大多與俄羅斯接壤(指波羅的海沿岸、北歐和南歐諸國)。
甚至她還聲稱名單不會限于歐洲國家,“日本也將包括在內”。
烏克蘭媒體稱,烏克蘭將日本列為武器出售對象國
烏克蘭媒體認為,烏克蘭武器已經經過現代戰爭的實戰驗證,這使其對買家極具吸引力。烏克蘭國防工業理事會執行主任伊戈爾·費迪爾科(Ihor Fedirko)告訴烏克蘭媒體:“我們的產品帶有‘實戰檢驗’的標簽,在任何軍售展覽或商務會談中都極具關注度。”
據他透露,來自25個國家的100多家公司已對烏克蘭的國防產品表示興趣。
他還指出,澤連斯基提出的并非是直接出口全部技術,而是“出口生產能力”,即轉讓組裝技術,但不包括完整的技術文件或關鍵專有技術,核心工藝仍由烏克蘭掌控。
烏克蘭無人機
烏克蘭裝甲公司(Ukrainian Armor)總經理弗拉迪斯拉夫·別爾巴斯(Vladyslav Belbas)補充說:“烏克蘭擁有所有武器類型的獨特使用經驗。我們正在改寫軍事歷史、推翻舊有教條,為現代戰爭制定新規則。我們的軍隊和國防工業是全世界最寶貴的信息源,而很多國家的武器系統只是為閱兵或倉庫存儲而設計的。”
另一個關鍵出口動因是烏克蘭財政緊張,無力采購更多烏克蘭國產武器。據烏克蘭科技力量協會的研究顯示,2024年烏克蘭國防企業的產能有63%處于閑置狀態。如果能將這些產能用于出口,不僅能帶來資金支持研發,還能擴大生產規模。
費迪爾科表示:“軍火出口將顯著增強烏克蘭制造商的財政穩定性。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售價遠高于國內,因此制造商將獲得額外資源用于擴大產能、技術研發和新生產線建設。”
私人公司Ukrspecsystems(生產無人機及其輔助設備)表示,外國客戶最感興趣的是烏克蘭的偵察與作戰型無人機,這些系統方便操控,能整合進大型軍事網絡,支持偵察、目標標定、火炮校準與作戰任務等。
烏克蘭機場受到俄軍空襲
另一個支持出口的重要理由是空襲威脅,米哈爾科表示:“在烏克蘭境內持續遭到襲擊的情況下,有必要建立海外備用產能以降低安全風險”,她還強調,“與歐洲國防企業建立合資企業,也契合烏克蘭融入歐盟的政治方向”。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已暫停軍火出口。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2017至2021年,烏克蘭曾位列全球前15大武器出口國。但戰爭爆發后,烏克蘭轉而成為全球最大軍品進口國。
不過烏媒承認,對外出口也存在潛在風險,比如核心挑戰是防止烏克蘭技術落入俄羅斯之手,必須建立機制避免俄羅斯通過第三方獲取烏克蘭的國防技術。
至于有些國家可能會指責屆時烏克蘭一方面出口武器,一方面尋求武器支援。對此烏克蘭雇主聯合會防務分部負責人伊戈爾·福緬科建議烏克蘭外交部應主動對外說明:烏克蘭的武器出口的只會是國家未采購或戰場上不再需要的“剩余產品”。
在此之前,由于出口禁令問題遲遲未解,許多烏克蘭軍工企業已自行將業務遷往歐洲。根據烏克蘭科技力量協會2024年8月的調查,85%的烏克蘭國防企業正在考慮或已經進行了辦公室與產線的對外遷移。
例如,Ukrspecsystems早在2022年就在波蘭設立了辦公室,并在那里投產其PD-2多用途無人機。
此外,烏克蘭媒體表示,烏克蘭政府認為,未來武器出口目標應聚焦于西方國家和關系友好國家,俄羅斯的傳統客戶應列入“黑名單”。
雖然并未直接指出具體國家名稱,但烏克蘭媒體認為中國、印度、朝鮮(過去朝鮮和烏克蘭軍貿也非常頻繁)、中亞國家會成為烏克蘭武器禁售名單的“成員”。
但米哈爾科也指出,在中東、東南亞等市場,烏克蘭武器仍可能與俄羅斯武器直接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