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盟外長會期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這是自今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二次上任以來,中美外長首度面對面會談。今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方領導人通電話,并互邀對方到訪。路透社和彭博社表示,中美外長會晤或為更高層級的會談鋪路。之前,中方外長應約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電話。中方外長表示,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當承擔應盡國際責任,應當維護世界和平,應當幫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
吉隆坡的這場外長會,是魯比奧一月上任以來,第一次和中國外長王毅面對面,世界的聚光燈都打過來了,畢竟這被看作是未來幾年中美關系的調音定調之舉。
美方的迫切,幾乎寫在臉上,會還沒開,魯比奧就提前“劇透”了消息,生怕外界不知道華盛頓急于打通這條溝通熱線。看得出來,為了在自己首次亞洲行中促成這次會面,美方是做足了功課的。
會談近一小時,談完后雙方的表態也默契地一致:積極、務實、有建設性。魯比奧也承認,雙方都希望看到“切實成果”。
馬來西亞吉隆坡(資料圖)
中美雙方都用了8個字來評價本次會晤。魯比奧認為,本次會談“有建設性、非常積極”。他向媒體表示,雖然中美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不過雙方同樣有很多方面可以共同合作,從而更好地溝通和建立互信。同時魯比奧還透露,關于中美最高層會晤的“可能性很大”。而外交部在會晤后發布的通稿中也提到,本次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中美同意加強外交渠道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從中美兩國各自的聲明來看,中方的態度顯然更為堅決,對美方的態度也十分明確,簡單來說,美國決不能抱著“從實力出發和中國打交道”的蠻橫態度,必須將中國視為一個平等的對象,同時放棄敵視中國的冷戰式對抗思維。眾所周知,在特朗普上臺后,中美關系可以用動蕩不安來形容,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和科技圍堵使得兩國關系急劇惡化,就在中美外長會晤之前,魯比奧還宣稱將重點關切中國對俄羅斯的軍事支持。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資料圖)
此前特朗普在與中方領導人通話后,就迫不及待地宣告自己收到了訪華的邀請,而且他也多次表露出訪華的意愿,甚至還有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有意出席中國9月3日的大閱兵活動,但是遭到了被制裁來不了中國的魯比奧強烈反對。而這次中美外長會談結束后,魯比奧反而表示,中美領導人今年會面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正如魯比奧所說,中美更高級別的往來,需要雙方“營造良好的氛圍并達成切實的成果”。從這一點來說,其實需要美國更好的表現。
中美兩國“外長”的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中美兩國體量如此之大,怎么可能不見面,怎么可能不打交道呢?這就是中美兩國“外長”釋放出來的第一個強烈的信號,哪怕關稅戰如火如荼,哪怕中美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但是中美體量很大,抬頭不見低頭見,必須打交道。中美兩國“外長”的首次見面也說明,哪怕像魯比奧那樣一直受到中國制裁的美國官員,只要愿意跟中國談,只要愿意秉持著維護中美關系的大局出發,中方還是可以得饒人處且饒人。
特朗普和魯比奧(資料圖)
實際上,整個中美關系的態勢已經非常清晰,中方已經掌握外交主動權,而美國則非常被動。
從布林肯、沙利文、耶倫,再到現在的魯比奧,反而要強調有分歧也能合作,而不是奔著一拍兩散的來的。所以哪怕是像魯比奧這樣的反華急先鋒,也不得不低頭。這不是魯比奧變了,而是勢頭變了,美國妄想繼續從實力出發,居高臨下地與中國交往,只能自取其辱,魯比奧不只是聽懂了好自為之,還明白了識時務者為俊杰的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