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中國男籃的輝煌?
1996年、2004年、2008年中國男籃曾多次在奧運賽事上挺進八強。
而亞錦賽冠軍更是基本屬于我們的囊中之物。
然而因為一人的上任,直接讓男籃多年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
在聽說他的事跡后,網友紛紛調侃他以一己之力讓男籃成功倒退二十年。
他就是籃球協會副主席信蘭成,或許很少有人聽過這個名字。
可王治郅大家應該不陌生,中國首位打進NBA的天才球員。
這個中國籃球史上罕見的天才就因為信蘭成,“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姚明,又是一位中國崛起的巨星。
雖是因為傷病退役,但信蘭成對傷病的造成可謂是“功不可沒”。
信蘭成究竟是怎么做的,才能讓中國男籃的發展倒退20年?
限制球員發展
2009年1月19日,信蘭成第二次擔任國家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
姚明的傷病就是從這個時間段開始備受矚目。
當時北京奧運會剛過,中國男籃再次挺進了世界八強。
姚明等球星正在CBA冉冉升起,這也是中國男籃最輝煌耀眼的時刻。
然而信蘭成上任不到兩年,就傳來了姚明因傷病退役的消息。
那一陣子中國出了一個姚明,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信蘭成也很“喜歡”這個選手,經常沒事的時候就將姚明從NBA召回國內。
本來NBA的賽事雖然激烈,但是留給選手的休養時間是很多的。
出現一些問題好好調養是能恢復的。
然而姚明的休息時間幾乎沒有,一有空他就會被召回國內,好像生怕球員不回來一樣。
而召回來的原因令人難以接受,好多都是一些商業類型的小球賽。
本來球員去NBA是去學技術的,結果因為來回折騰,技術沒學好,身上的毛病反而落下不少。
2011年,姚明在反復地奔波中因腳踝中部骨折傷勢嚴重,選擇退役,當時年僅31歲。
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個例。
在姚明職業生涯前期,他曾提到過一個人,并且將這個人當成自己的目標。
很早之前就關注籃球的朋友或許聽過他的名字,王治郅。
他是第一位從中國打到NBA的球員,是他開創了歷史。
1995年他帶領中國青年籃球隊出征世界青年籃球錦標賽,整個系列賽他以總得分第二,蓋帽數第一的好成績帶領國家青年隊取得第九名的好成績。
他的籃球技術十分優秀,移動速度更是被媒體評為“追風少年”。
然而當王治郅成功打進NBA聯賽后,信蘭成卻十分不放心。
是的,1997年才是信蘭成第一次擔任籃管中心主任。
每一次惹人爭議的大事都能被他碰上。
當王治郅在NBA快速發展的時候,信蘭成總是以各種理由將王治郅召回國內。
因為王治郅是第一個打進NBA的球員,各種制度不完善。
很多次信蘭成將他召回時,他正在參加NBA的集訓,準備迎接下一場挑戰。
王治郅最開始也是言聽計從,有召必回。
可是次數多了之后他發現,連國內的小賽事也將自己召回。
2002年,王治郅感覺這樣實在影響自己進步,于是開始選擇性地拒絕。
結果因為當時的國內環境,在一些媒體的輿論下,王治郅竟然被打上了“叛國”的標簽。
這一下讓王治郅回也不是,不回也不對,待在國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而信蘭成面對國內的輿論,卻沒有替他解釋,反而在這時候宣布將王治郅除名。
面對這一舉動,王治郅無奈趕回國內向公眾承認自己的錯誤。
2006年,王治郅與當時的主教練一起回國后,他就也不再沒有外出征戰了。
雖然王治郅在國內沉寂一段時間后還有籃球可以打。
但是技術上的退步讓他從最佳球員的名單中消失了。
先有姚明的巨人光環將他遮蓋,后來又碰上易建聯的強勢崛起把他超越。
他自己的籃球事業從當初發生那件事的時候開始,基本可以算是“毀了”。
也正是因為王治郅的前車之鑒,當信蘭成征召姚明的時候,姚明哪敢不回。
還有陳江華,在美國參加青訓的時候,信蘭成將人召回。
結果備受爭議的是,千里迢迢的回來,上場僅有15分鐘。
隨后讓人坐在板凳上看著球賽幫忙加油。
這件事對外的解釋是稱其傷病。
既然有傷在身那為什么要將他召回來呢?
獨攬大權
其實信蘭成所做的這一切可能跟他的奉行的政策有關系。
他本是一位田徑運動員,但是在經過刻苦的研究后,對男籃的現狀做了一些總結。
后來因為他的理論體系被很多人認可,所以才成為了第一任男籃主任。
不過他的理論體系與上一任領導的想法完全不同。
以前采用的模式是國家隊平時閑置,或者培養部分人員。
真正有重大比賽時,優秀的球員會從各個地方涌入國家隊進行訓練。
平日里這些球員所在的俱樂部自行訓練,國家也會舉辦很多賽事來促進球員們的水平提高。
然而信蘭成第二次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國內舉辦的賽事進行削減。
并且將有價值的球員都納入國家隊進行集訓。
然而這個集訓往往只有幾個月,隨后就是漫長的休整期。
要不然就是在他的帶領下參加一些完全不能提高技術的商業類球賽。
有的時候甚至能看見國家隊一隊人全部出現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球員的技術水平下降好像很正常。
但是由于缺乏各種賽事,有些地方球隊入不敷出,曾出現過老板直接將球隊賣掉的情況。
很多厲害的球員都是從地方球隊出來的,那這一批的人才是有了,那下一批他該怎么辦呢?
這就要提到信蘭成的理論了,他主張自己的人才自己培養,大力發展國家隊青訓。
就連球員通過地方球隊培養他都不放心,更何況那些出國訓練的人了。
可是這一套理論基礎不太符合實際,削減了國內俱樂部的積極性,這幾年很少聽說有什么特別耀眼的球星出現。
至于信蘭成自己培養的青訓,雖然也算出了人才。
但都是一些沒有大賽經驗的新兵蛋子,沒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等老將自然難以支撐場面。
老將不是萬能的,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狀態在一步一步下滑。
在球隊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青訓計劃卻沒能培養出合適的球員來。
眼見比賽頻頻失利,信蘭成再次做出了令人費解之舉:比賽失誤就更換教練。
就好像在表示比賽失誤的關鍵問題是因為教練不行一樣。
可是教練換了一批又一批,男籃卻依舊沒能再現08年的榮光。
這種情況難道不是更應該將重心放在如何培養更加優秀的球員身上嗎?
更何況這么頻繁地更換教練難道球員與教練之間不需要磨合嗎?
結語
信蘭成的行為既限制了已有球員的訓練發展,又沒能培養更多優秀的苗子出來接棒。
然而在網上一片唱衰聲中,他卻在2014年坐上了亞籃聯主席的位置。
可能是我不知道他計劃中的深意吧,關于男籃的表現我們且繼續往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