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巢湖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深入安徽省巢湖市建麓村、馮玉祥故居及洪家疃古村落,開展了一場融合歷史探尋、文化傳承、產業賦能與鄉村建設的綜合性實踐活動。青年學子們行走在鄉野與古跡之間,觸摸厚重歷史文脈,探尋廉潔文化基因,以青春智慧助力鄉村振興。
建麓村:青春智慧賦能產業興村
在建麓村,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家中,細致調研村莊在基礎設施升級、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實效。依托專業所學,學子們迅速行動起來:為當地特色農產品量身定制電商營銷方案,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拓寬銷路;精心設計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農產品包裝,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同時,團隊積極投身人居環境整治,與村民攜手清理公共區域、美化村容村貌,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共建美麗宜居家園。
馮玉祥故居:烽火歲月淬煉愛國情懷
在莊嚴肅穆的馮玉祥故居,團隊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通過珍貴的照片、手稿、遺物及詳實的講解,重溫了這位“布衣將軍”波瀾壯闊的一生——從辛亥革命的烽火硝煙,到抗日戰場上的浴血奮戰,再到為國家和平統一的不懈奔走。將軍熾熱的愛國情懷、堅定的民族大義和清廉自律的品格深深震撼著每一位學子。“將軍的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旗幟!”隊員們紛紛表示,要以馮玉祥將軍為楷模,將愛國情、強國志融入青春奮斗,勇擔時代重任。
洪家疃古村:觸摸“九龍攢珠” 傳承文脈薪火
擁有六百余年歷史的洪家疃古村落,是本次實踐的“文化寶藏”。這里不僅是保存著明清古建、宗祠民居的歷史文化名村,更是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的故鄉。團隊成員穿行于青石板巷,沉浸式感受“九龍攢珠”獨特布局的智慧與歷史的厚重氣息。他們重點探訪了張治中將軍在家鄉傾力創辦的黃麓師范、黃麓學校舊址,深入了解其“教育救國”的赤子情懷與推動家鄉文教事業的卓越貢獻。團隊還與當地非遺傳承人深度互動,親身體驗了古老的紙箋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守護文化根脈貢獻青春力量。
行走課堂:青春答卷寫在鄉村大地
此次跨越三地的深度實踐,為巢湖學院學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國情鄉情課與歷史文化課。他們不僅增長了見識、錘煉了本領,更深刻體悟到鄉村振興的歷史必然與青年一代的使命擔當。“鄉土中國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發展潛力,需要我們用心發掘、用情助力。”團隊成員深有感觸地表示。據悉,團隊將系統總結建麓村的產業幫扶經驗、馮玉祥精神的時代價值及洪家疃的文化保護啟示,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與實踐成果。未來,他們將持續關注并參與這些地區的發展,探索建立長效服務機制,為巢湖地區的歷史文化傳承、廉潔風尚弘揚及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