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稱云中、平城、云州,別稱中國煤都,是山西下轄的地級市。大同曾是代國南都、北魏首都,遼、金、元初陪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底蘊相當豐富。盡管如此,在大同卻流行這么一句俗語,“先有長安村,再有大同城”,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長安村的歷史比大同城還早。
古代君王為了屯兵,便在軍事要塞修建古堡,軍事緩和后,這些古堡就變成了古村落。而山西地處農牧交界地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繁,古堡便尤其多,長安村,又名鳳凰堡就是其中之一,位于大同市云州區杜莊鄉,緊鄰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距離大同城區不遠,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
相傳最初是鳳凰想在這里筑城,因距離河流比大同還要遠,城市筑好后,鳳凰便飛到大同城內,于是大同便稱為鳳凰城,長安村便叫鳳凰堡。鳳凰堡形成以后,逐年壯大,到清朝末年,也就是道光12年,古堡最為鼎盛,不但修筑了高大的城墻,絕對安全的護城河,還修建了氣派的南城門。
南門上方,一塊石牌匾上正面雕刻著“長安村”,而門背面的石牌匾上刻有“永泰”二字。四個字,據傳是皇帝賜封,意思是“長久平安,永享太平”。走進南城門,原本是以關公廟為中心的內城,內城大街南北為直,其余街巷呈八卦形狀,民宅多為土坯、木、磚包結構,只是多年無人居住,如今多數已經垮塌。
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長安村就成了無人村。在2021年的時候,還有新聞報道說古村落從700多人的大村落,變成只剩下幾位老人的無人村,4年過去了村莊人更少,如今只有一兩戶三四口人,村內由于無人居住,房舍無人管理,尤其是土坯墻,歷經歲月摧殘,全部都已經垮塌,成了殘垣斷壁。
四年前長安村雖然無人居住,但是建筑還比較完好,民宅的門樓、院落、甚至房舍屋頂等都還保存完好,青磚灰瓦,古樸古香,但四年過去了,古堡的民宅不見蹤影,換來的一堆堆黃土,在雨水的滋潤下,黃土上面長滿青草。如果過去長安村還可以叫作即將消失的無人村,那現在幾乎就是無人村了。
因為山西的古堡較多,所以有“地下文明看陜西,地上文明看山西。”的說法。雖然山西的古村落,古堡比較多,但多數都有比較清晰的歷史,長安村比較奇怪,規模大,特色鮮明,卻歷史不清,就連名字的傳說也是半真半假,這在山西眾多古堡中,實屬罕見,除了用“神秘”二字來形容,再也找不出其它合適的詞語,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