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一時的三篇作文——薛漫的看圖作文《荒原情》,謝潤盛的游記《古邳抒懷》和張玲的雜感《臉盆的噩運》已經發表在《文化佳園》等網刊,這里再說第四篇——高一學生殷小峰的小品文《蜣螂轉丸》。
有一種文學樣式叫小品。所謂小品,就是指那些形式活潑、內容多樣、篇幅短小的雜感文字。它夾敘夾議講一些道理,或生動精練地敘述一件事情,其特點是深入淺出,言近旨遠,講究情趣,并往往有幽默感和諷刺力量。殷小峰的《蜣螂轉丸》就屬于這一類。
“蜣螂轉丸”是漢語成語。蜣螂,也可寫成“蜣郎”,金龜子科昆蟲,古稱推車客、鐵甲將軍,俗稱屎殼郎。轉丸,字面意思是轉動圓球,這里指蜣螂推滾糞球的動作。蜣螂轉丸,就是蜣螂把糞推動,滾成球形。說通俗一點,就是屎殼郎滾屎蛋子。
別看蜣螂轉丸(滾屎蛋子)有點兒惡心,它可是有出處的哦,堪稱典故。《關尹子·四符》關尹子曰:“蜣螂轉丸,丸成而精思之,而有蠕白者存丸中,俄去殼而蟬。彼蜣不思,彼蠕奚白?”意思是說,蜣螂一面轉動糞丸一面產卵其中,待到糞丸成形產卵也結束,然后再抱丸不動,好像在進行精深之玄思。久久,有蠕動的白色之物存在于糞丸之中,很快就褪去外殼,如同金蟬般飛舞半空。那個蜣螂不去抱緊糞丸,進行精妙玄思,那個蠕動的事物怎么會變成白色的蟲子呢?
清·曹寅《病起弄筆戲書》詩云:“人生倔強無終極,君不見,蜣郎轉丸蜂窖蜜。”意思是說,人生在世若一味倔強固執,便如同蜣螂推糞球、蜜蜂筑巢采蜜般,雖忙碌不停,卻難有盡頭。詩中用“蜣郎轉丸”“蜂窖蜜”作比,前者指蜣螂執著于滾動糞球,后者指蜜蜂辛苦筑巢采蜜,二者雖勤懇卻困于本能,暗喻人若固執己見、不懂變通,就會像它們一樣在無意義的堅持中耗盡心力,難以超脫。這兩句借物喻人,勸誡人們不必過于倔強偏執,應懂得適時放下與變通,蘊含著對人生態度的深刻思考。
“蜣螂轉丸”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的一位僧人所寫的佛經。佛經中記載著,有一只蜣螂被困在一個小圈內,不斷地在圈內轉圈,無法自由出去。后來,這個典故就被引申為固步自封,無法自由發展的意象。網絡上也有類似的解釋。這樣的解釋,其實是把“蜣螂轉丸”這個成語的意思拓展了。而我的學生殷小峰的《蜣螂轉丸》用的是蜣螂滾屎蛋子的本意。
請先欣賞原文!
蜣螂轉丸
高一(3)班 殷小峰
蜣螂者,屎殼郎也。這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喜歡它的人卻寥寥無幾。
蜣螂,又黑又硬又滑。它,黑得像煤炭,硬得你用手捏不死它,滑得像殼上涂了一層潤滑油。它還是一個道地的“黑旋風”,飛起來像運輸機──嗡嗡地響著,聲音混濁而單調。
蜣螂的嗅覺很靈敏,只要它嗅到糞便的臭味,就會抖開藏在硬殼里的淺黃色的翅膀,“嗡──”的一聲“滑翔起飛”,準確無誤地降落到目的地,滾起屎蛋子來了!
蜣螂的眼睛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你能說出來嗎?我對它倒是作了一番仔細的觀察的。它的眼睛有綠豆般大小,迎著燈光看,亮晶晶,橙紅色,長在頭與身連接的夾縫里的兩旁,沒有眼膜。當它遭到襲擊時,便六肢環起,前兩肢抱住眼睛,那動作像小孩哭鼻子時用兩只手揉眼睛的動作,像極了,還分泌出“眼淚”呢!至于它的眼睛是什么構造,可惜我不是生物學家,不知道。
蜣螂整天與屎打交道,我寫這些是否有些無聊呢?
不,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蜣螂整天像獅子滾繡球似的滾屎蛋子,倒也滾出了名。話說幾年前,在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發生了糞便過剩的危機,環境受到污染,加上該國土生土長的蜣螂都是些會飛不會滾屎蛋的笨蛋,所以使人傷透了腦筋。后來他們聽說中國的蜣螂滾屎蛋的本領十分了得,就派人前來洽購。于是蜣螂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涉重洋,來到了異國他鄉。中國的蜣螂果然名不虛傳,它們下了車一不休息二不拜訪,一頭鉆進糞堆,勤奮地工作起來了!
本文收編于劉企華《生活浪花》(第33-34頁)、《高考作文怎樣得高分》(第38-39頁)。
作者所說的“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指的是澳大利亞。該國確實發生過“糞便過剩的危機”而從中國引進蜣螂。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中國的蜣螂確實在澳大利亞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緩解了環境衛生問題。此事有案可稽,并非編造。
《蜣螂轉丸》這篇小品文,最大的特點是短小精悍,下筆成趣。尤其是下筆成趣,你看了一定會笑。第一,首句套用文言判斷句式,將蜣螂的學名與俗名劃上等號,趣味已生。第二,屎殼郎與屎相連,有誰喜歡?然而作者對它卻情有獨鐘,觀察得細致入微,研究得津津有味,而且立文專頌,其本身已經成趣。第三,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叫人不要衣帽取物。“蜣螂整天像獅子滾繡球似的滾屎蛋子,倒也滾出了名” “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涉重洋,來到了異國他鄉”“滾屎蛋的本領十分了得”“名不虛傳”“下了車一不休息二不拜訪,一頭鉆進糞堆,勤奮地工作起來了”等等用語,處處妙趣橫生,令人捧腹。
1983年10月,我應邀在豐、沛、銅山、睢寧等縣語文教師大會上介紹作文教學經驗,舉課外小作文例子時,殷小峰的《蜣螂轉丸》引起了與會語文老師的極大興趣。大會休息以及飯后時間,好幾十位老師圍著我,紛紛傳抄令他們捧腹大笑的《蜣螂轉丸》。后來我把它編入我的中學生優秀作文集《生活浪花》出版發行,讀者遍及省內外。
殷小峰的《蜣螂轉丸》讓原本令人厭惡的屎殼郎一夜成名。真如一句歇后語所云,屎殼郎拴在鞭梢上——美名遠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