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你每天用的手機殼,很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7月11日,央視曝光了一則觸目驚心的新聞:現在市面上成賣的手機殼,雖然很便宜,只有10塊錢左右,但成本低得驚人,低至0.35塊。
更要命的是,有人長期接觸這種廉價手機殼后,居然被診斷出了腎功能衰竭!
那么,看似無害的手機殼,為何會變成“健康殺手”呢?
央視曝光
現在市面上,低價手機殼簡直隨處可見。
不管是路邊的小攤販,還是網上的電商平臺,十幾塊甚至幾塊錢的手機殼一堆堆的,花樣還特別多,很多人覺得便宜又好看,隨手就買了。
可據央視新聞報道,這些便宜手機殼背后,藏著不少問題。
在報道中,記者專門對市面上各價位的手機殼做了個全面抽檢,從路邊攤的5元爆款到商場里的百元品牌款都沒放過。
結果一出來,連見多識廣的記者都吃了一驚:
好多低價手機殼里都查出了超標的有害物質,而且超標程度都不低,有些甚至超過國家標準幾十倍。
而在這些超標物質中,首當其沖的就是鉛。
這種重金屬在不少低價手機殼里含量驚人,有些檢測樣本的鉛含量甚至達到了國家標準的60倍以上。
除了鉛,鄰苯二甲酸酯,也就是常說的塑化劑也在很多手機殼里被檢出。那些摸起來軟乎乎、能隨意彎折的手機殼,大多靠它來增加彈性。
在一些色彩鮮艷的印花手機殼里,有害物多環芳烴也較為常見。
另外,像甲醛、苯系物這些裝修時讓人避之不及的有毒物質,沒想到在一些手機殼里也能找到。
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有些商家為了掩蓋塑料的異味,會往手機殼里加大量香精;為了讓圖案更亮眼,還會添加熒光粉。
說到這,可能會有人問了,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有害物質,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影響我們健康的呢?
眾所周知,夏天天氣熱,手機用不了一會兒就會發燙,機身溫度升高時,手機殼里的有害物質就像被解開了束縛,會加速釋放出來。
我們拿手機的時候,手心、手指直接跟手機殼接觸,這些有害物質就可能趁機沾到皮膚上,再通過皮膚的毛孔悄悄鉆進身體里。
此外,很多人剛買手機殼時,會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其實這就是里面的甲醛、苯系物等在揮發。
我們打電話的時候,手機離口鼻特別近,這些帶著毒性的異味就會隨著呼吸被直接吸進肺里,對呼吸系統造成持續刺激。
更重要的是,這些有害物質不會像病毒一樣讓人立刻生病,它們更像溫水煮青蛙,會在身體里慢慢積累。
時間一長,肝臟、腎臟這些負責排毒的器官會最先受到損傷,神經系統也會變得遲鈍,連生殖系統和骨骼都逃不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特別是兒童和孕婦,他們受到的風險比普通人要大得多。
小孩子好奇心重,拿到手機就喜歡往嘴里塞,手機殼上的有害物質很容易被吃進去。
而孕婦身體比較特殊,對這些有害物質更敏感,一旦接觸到有問題的手機殼,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就更高。
那么,既然對人體有如此大的上海,為啥市面上仍然有那么多“毒”手機殼?
“毒殼子”背后的亂象
說到底,這“毒殼子”亂象背后離不開不良商家的逐利炒作,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藏著貓膩。
先說生產這塊,開個手機殼小作坊的門檻低得嚇人。
記者調查發現,生產手機殼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術,只要有一套模具和一臺注塑機,隨便找個小廠房,甚至自家院子搭個棚子就能開工。
而且,生產手機殼也沒有嚴格的資質審核流程,誰想做都能插一腳。這樣松散的生產環境,做出來的手機殼,質量能有啥保障可想而知。
生產門檻低也就罷了,成本上的巨大差異更是讓不少商家動了歪心思。
正規原料和回收料的價格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回收料的價格只有0.35左右,差不多只有正規料的一半。
對商家來說,用回收料能省一大筆錢,利潤空間一下子就上去了。
反正只要把手機殼的外表做得光鮮亮麗,印上流行的圖案,消費者光看表面也難一下子發現問題,自然就專挑便宜的回收料用了。
此外,更讓人揪心的是這些回收料背后的黑幕,簡直刷新認知。
那些被商家當成寶貝的回收料里,啥亂七八糟的都有:
用過的醫療廢料、淘汰的電子垃圾,還有各種回收來的破舊塑料瓶,根本不經過規范處理,就直接一股腦拿來注塑成手機殼。
想想看,這些本身就帶著各種細菌和毒素的東西,直接變成天天捧在手里的手機殼,能不帶毒嗎?
除了生產、原料上的問題外,營銷上的套路也給這些問題手機殼披上了“保護色”。
在營銷上,很多商家玩起了偽裝的把戲,明明用的是劣質材料,卻在宣傳上大張旗鼓地標榜 “環?!薄盁o毒”。
更可惡的是,這些商家還配上精修的好看圖片和 “母嬰適用”“安全無刺激” 之類誘人的文案,故意虛高標價,讓消費者誤以為貴的就是好的。
不少消費者沒防備,就被這樣的虛假宣傳給誤導了,以為買到了好東西,殊不知已經把隱患揣進了兜里。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這樣的市場亂象,咱們普通消費者也不能坐以待斃,得學會擦亮眼睛,掌握些選購的門道。
如何購買“無毒”手機殼
在購買手機殼時,我們可以看包裝標識,記著一定要認準3C認證。
有這個認證的,說明經過了相關檢測,質量相對更有保障。
那些包裝上啥標識都沒有,或者標識模糊不清的,可別輕易買,畢竟連基本的信息都不敢清晰展示,很難讓人相信其品質。
選材質的時候,我們可以優先考慮液態硅膠和TPU材質的。
這兩種材質相對更安全穩定,不容易釋放有害物質,而且手感和保護性也都不錯,在眾多材質中算是比較可靠的選擇。
此外,手機殼買回來,別急著馬上套在手機上。
我們可以先好好清洗一下,用清水或者溫和的洗滌劑洗干凈,然后放在通風的地方晾上幾天。
這樣能去掉一些表面的有害物質和異味,用著更放心。畢竟再好的手機殼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也難免會沾染一些雜質和殘留的有害物質。
更重要的是,手機殼也是有使用周期的,差不多半年左右就該換一個了。
別覺得還能用就一直用,時間長了,里面的有害物質可能會慢慢釋放得更多。
而且,用久了殼子也容易老化,保護效果也會下降,到時候不僅起不到保護手機的作用,還可能危害健康。
此次的央視曝光,讓我們意識到,這些成本才幾毛的手機殼,對人體危害巨大。
可盡管如此,這些手機殼還是年銷百萬。
所以大家可別不當回事,趕緊轉發給家里人,讓他們也多留意,別再被這“毒殼子”坑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