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賈巴里·史密斯未來那份上億合同的爭論,其實早就開始了,這跟火箭隊怎么想、球迷怎么看直接掛鉤,說白了,這就是一次對現代籃球價值觀的豪賭。
覺得他不值的人,理由很簡單:數據。
一個二年級生,場均13.7分8.1籃板,命中率45%,不能算差,但也絕對算不上驚艷。
尤其是在同屆的班凱羅已經扛起魔術進攻,霍姆格倫成了雷霆防守中堅的情況下,史密斯的進步曲線看起來確實慢了半拍。
進攻端除了定點三分,持球能力依然粗糙,沒法像核心那樣解決問題。
但火箭管理層和烏度卡看到的,顯然是數據板背后的東西。
史密斯最大的價值,是他的“模型”完美契合了烏度卡的戰術板。
一個身高接近七尺的大個子,有著全隊最穩的三分投射(36.3%的命中率下每場出手5.2次),還能從內線防到外線。
上賽季,他防守端的對位范圍覆蓋了從約基奇到庫里幾乎所有類型的球員。
這種稀缺的3D屬性,是任何想爭冠的球隊都夢寐以求的拼圖。
而且,他的球權和戰術地位一直在被“刻意”控制。
火箭上賽季的核心打法是圍繞申京的策應和范弗利特、杰倫·格林的主攻。
史密斯的使用率(18.3%)在主力輪換里只排第五,基本就是個空間點和防守工兵。
這根本不是他的全部。
送走小波特、扶正烏度卡、簽下狄龍和范喬丹,火箭的所有操作都不是為了讓年輕人刷數據,而是為了贏球,為了把他們塞進一個能贏球的體系里去磨練。
現在聯盟的行情就是這樣,賭潛力永遠比等打出來再給錢要劃算。
看看森林狼續約麥克丹尼爾斯(5年1.36億),看看馬刺給瓦塞爾(5年1.35億),他們的數據甚至還不如史密斯。
但球隊看中的是他們的防守、尺寸和投射潛力。
史密斯的天賦模型,比這幾位只高不低。
如果等到他下賽季在烏度卡手下開發出更多持球和低位技術,數據漲到18+9,那火箭要付出的可能就不是1.2億,而是接近2億了。
這份合同的本質,不是獎勵史密斯過去兩年的表現,而是買斷他未來五年最黃金的上升期。
火箭賭的是烏度卡的調教能力,賭的是史密斯那肉眼可見的身體天賦和投籃手感,能兌現成一個攻防一體的頂級前鋒。
這棋走得險,但方向沒錯。在小球時代,這種球員就是硬通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