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俠克)盛夏的宛平城,青磚灰瓦在烈日下更顯肅穆深沉。近日,這座曾親歷七七事變烽火硝煙的古城,在西門內的小城會客廳迎來“烽火盧溝 硬氣鑄魂”豐臺抗戰專題展的開展。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展出珍貴圖片44張,實物展示11組。
圖為“烽火盧溝 硬氣鑄魂”豐臺抗戰專題展。(北京市豐臺區供圖)
抗日名將佟麟閣將軍之孫佟曉冬先生向展覽捐贈了一把按原樣復制的二十九軍大刀隊大刀;張自忠外孫車晴、馮治安之孫馮強一同捐贈“1937年7月9日馮治安張自忠秦德純三將軍上報國民政府盧溝橋事態”電文復制件。隨后,佟曉冬先生結合展覽,講述了先輩浴血奮戰的抗戰故事,這場承載著厚重記憶的專題展正式向公眾開展。
圖為抗日名將佟麟閣將軍之孫佟曉冬先生向展覽捐贈了一把按原樣復制的二十九軍大刀隊大刀。(北京市豐臺區供圖)
據悉,該展覽由豐臺區委宣傳部統籌策劃,會同豐臺區委黨史辦、區檔案館、區文旅集團等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展覽共分五個部分,分別是烽煙驟起、共御外侮、眾志成城、抗戰印記、豐碑不朽,包括珍貴圖片44張,實物展示11組,再現豐臺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
“盧溝橋作為全民族抗戰爆發地,我的爺爺佟麟閣也是在盧溝橋事變中壯烈犧牲的。我主動提出捐贈二十九軍的大刀復制件,并且聯系了其他抗戰英烈后人一起捐贈,就是希望一起豐富這個展覽,讓更多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抗戰歲月,銘記歷史!”在捐贈現場,佟曉冬老人動情講述。
“盧溝橋宛平城承載著厚重的抗戰歷史記憶。我們以此次展覽為契機,聚焦豐臺抗戰歷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有效保護紅色資源,讓游客在游覽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任海東說。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據了解,豐臺區將持續建設“宛平博物館之城”,傳承與彰顯“灰墻黛瓦連片、紅磚紅瓦點綴”的街區特色風貌,形成“一條街、城墻環、雙動線、四象限”的空間格局。同時,為了深挖宛平城文化內涵,下一步,將陸續推出“太行古道”“宛平記憶”“大豐起兮”等一系列專題展,豐富宛平博物館之城的文化底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