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后,偽滿洲國的末日宣告到來。在長春的一座宅院里,張景惠,偽滿洲國的末代總理,正焦急地來回踱步。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張紹紀早已悄悄把他的逃亡路線報告給蘇軍。
父子之間的這場“無間道”,最終將張景惠送進監(jiān)獄,也讓張紹紀成為了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存在。
張景惠這個人年輕時家境貧寒,靠賣豆腐維持生計。
后來,他和東北的軍閥張作霖結拜成兄弟,一步步爬上了權力的高位。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張景惠僥幸活了下來,并迅速在政界站穩(wěn)腳跟。
九一八事變后,他干脆投靠日本人,成了偽滿洲國的總理。
不過,張景惠雖然在權力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家庭關系卻并不太平。他的兒子張紹紀從小就因為父親是漢奸而受到同齡人的嘲笑。
“小漢奸”的罵名讓張紹紀痛恨父親,也痛恨這個家。他曾試圖離家出走,但很快被權勢滔天的父親捉了回來。
這對父子的關系越來越緊張,直到張紹紀16歲那年,去日本留學,才終于暫時遠離了家庭的紛爭。
在日本,張紹紀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堂兄張紹維竟然加入了“東北留日青年救亡會”,一個專門為抗日而成立的組織。這讓他深受觸動。
他苦苦哀求堂兄讓自己也加入,最終通過了考察,成為一名紅色特工。從此,他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張紹紀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回到父親身邊打探情報。為了不引起懷疑,他表現(xiàn)得比以前更聽話、更懂事。
張景惠對這個小兒子簡直寵愛有加,甚至放心地讓他進出書房,翻閱文件。而張紹紀利用父親的信任,開始源源不斷地向組織傳遞情報。
他把情報寫在報紙上、照片背后,甚至還用米湯做隱形墨水,手法堪稱高明。
有一次,張紹紀成功從偽滿高官古次亨那里套出了大量日軍的動向。這些情報對抗日戰(zhàn)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張景惠對此一無所知,只當兒子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1945年。日本戰(zhàn)敗后,偽滿洲國徹底崩潰。
張景惠等人試圖逃亡,卻在途中被蘇軍逮捕。這次逮捕行動正是張紹紀向組織提供情報的結果。
當看到父親被押上飛機時,張紹紀心里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但也清楚,這個決定意味著他徹底背叛了自己的父親。
張景惠被關押到蘇聯(lián)后,張紹紀繼續(xù)潛伏,甚至被安排擔任翻譯,協(xié)助審訊偽滿洲國的高官們。直到1950年,他的特工身份才被公開。
此后,他改名為張夢實,寓意“夢想實現(xiàn)”,并成為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的一名工作人員。
面對父親,張夢實始終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張景惠在監(jiān)獄中寫下自白:“我自己糊涂,所以被日本人利用做了漢奸。
”他感謝政府的寬大處理,對兒子能有一條出路感激不盡。然而,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最信任的小兒子,正是將他送進監(jiān)獄的人。
1959年,張景惠病逝于戰(zhàn)犯管理所。幾個月后,第一批戰(zhàn)犯被特赦。
張夢實晚年接受采訪時談到父親,語氣復雜。他說:“政治上講,他確實糊涂,但性格上,他是個好老頭。
”父親從小對他疼愛有加,甚至允許他娶家中的女仆為妻,毫不計較門第差異。然而,在愛國大義面前,這些親情都顯得微不足道。
有人問張夢實是否后悔。他回答:“作為兒子,我不算是個好兒子,因為我背叛了他。
但從政治上講,我是他的好兒子。他想得到我這么一個好兒子,不容易啊!
”這句話既是對父親的評價,也是對自己的坦白。
張夢實的一生,是大時代中一個微妙的縮影。他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卻用行動尋找了新生。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家國和親情之間,有時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往往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歷史的評判。
參考資料:
歐德晨.張夢實的紅色傳奇.共產(chǎn)黨(遼寧).2017年第7期張松文.偽滿總理張景惠家的“無間道”.《蘭臺內(nèi)外》.2016年第3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