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對俄羅斯放狠話了!這位美國總統7月14日宣布,如果50天內俄烏無法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并對購買俄油國家實施"二級制裁"。然而,這份看似強硬的"重大聲明"卻讓對華鷹派大失所望,更讓克里姆林宮的主人普京泰然自若。
特朗普這次對俄制裁的“最后通牒”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漏洞百出。他威脅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但數據顯示,2024年俄羅斯對美出口總額僅約35億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化肥和金屬領域。這點貿易額就算加稅100%,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更關鍵的是,俄羅斯早已被踢出SWIFT系統,中俄能源貿易直接用人民幣結算,美國根本無法有效監控。正如外交學院院長王帆所言,這種制裁"更多是政治表演的需要"。
特朗普(資料圖)
更讓對華鷹派憤怒的是,特朗普在聲明中完全回避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對中國和印度的制裁。以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為代表的對華鷹派,一直希望特朗普能對中印加征500%關稅,因為這兩個國家購買了俄羅斯70%的石油。格雷厄姆此前甚至得意地宣稱:"特朗普總統完全有辦法阻止中印。"然而,特朗普的聲明中連提都沒提中印,這讓鷹派們大失所望。
事實上,特朗普對中國表現得異常友好。就在宣布對俄制裁的同一天,他在白宮告訴媒體:"中美貿易現在非常公平,我跟中國的關系也很好!"美國財長貝森特也附和說:"中美的會談非常好,幾周后再跟中國同行會面。"這與此前特朗普將中國關稅提到145%的強硬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特朗普(資料圖)
但對俄羅斯,特朗普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他在提到普京時顯得異常憤怒,不僅爆粗口稱“普京不想結束戰爭”,還強調正在認真考慮對俄制裁。更勁爆的是,CNN當天公開了一段2024年的錄音,顯示特朗普曾私下威脅:"如果普京敢打烏克蘭,美國就會轟炸莫斯科。"這番言論立即引發軒然大波,俄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稱:"2024年特朗普沒有跟普京通過電話。"克里姆林宮則表示將"平靜面對這些批評"。
為什么特朗普對中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反差?答案很簡單:利益考量。特朗普現在迫切需要在稀土問題和關稅戰問題上得到中國的配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約1200億美元,是俄羅斯對美出口的40倍。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印加稅,中國完全有能力反制,比如限制稀土出口或對美國商品加征對等關稅。印度方面,莫迪政府也多次強調"自主外交",不可能為了烏克蘭犧牲本國能源安全。
普京之所以能如此從容,背后是中俄印三國日益緊密的合作。7月15日,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在中國開幕,俄羅斯、印度、伊朗等國外長齊聚北京。更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外長蘇杰生這是5年來首次訪華,他公開表示:"中印關系正在穩定發展。"與此同時,莫迪前些天還親自前往巴西出席金磚峰會,進一步強化了新興國家間的合作。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自身也做好了充分準備。面對特朗普的制裁威脅,俄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輕描淡寫地回應:"俄羅斯早就不賣東西給美國了。"數據顯示,俄羅斯對美出口僅占其外貿總額的很小一部分。軍事上,俄軍更是在7月9日發動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單日發射728架次。俄軍總參謀部已制定總攻計劃,未來50天可能加大攻勢。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最終可能只是一場政治表演。對華鷹派期待的中印制裁沒有出現,對俄制裁又缺乏實質性內容。更糟糕的是,美國國內也問題重重——2025年第二季度GDP數據預計疲軟(第一季度已萎縮0.5%),歐洲盟友對軍援烏克蘭的意愿也在下降。德國雖然同意提供部分"愛國者"系統,但要求美國補貨;芬蘭、丹麥、瑞典等國則仍在觀望。
對中俄而言,美國的施壓反而成了加強合作的催化劑。正如王帆教授分析的:"美國試圖通過關稅施壓破壞中俄、俄印關系,但高關稅難以實施,各方不可能受其訛詐。"普京現在有足夠的底氣繼續推進軍事目標,因為中俄印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而美國卻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
這場博弈再次證明,在國際政治中,實力和團結才是真正的底氣。特朗普的"重大聲明"或許能在短期內制造話題,但長遠來看,中俄印的合作才是應對美國壓力的最有效武器。正如莫迪在金磚峰會上強調的:"新興市場國家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