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今年夏季氣溫更火熱的,是樂道L90與理想i8的明爭暗斗。
以往,車型往往是在上市后才正式開啟競爭對比,而如今,從車型名字官宣那一刻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暗戰便已悄然打響。
顯然汽車市場的競爭已從白熱化階段,徹底邁入了刺刀見紅的拼刺刀時代。
01
定位重合下的必然碰撞
樂道L90和理想i8率先爭奪的是“流量”。
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一款車型的上市預熱期被大幅拉長,因為只有積累足夠龐大的流量,經過所謂的“漏斗”,才有可能收獲數量可觀的潛在用戶。理想和樂道或者說蔚來都是高流量品牌,擁有熱度足夠高的創始人——李想和李斌作為熱搜常駐客,為理想i8與樂道L90這兩款車的持續造勢不遺余力。
進入7月,兩款車都將上市,一些沒明說的“你來我往”多了很多。
截止發稿前,樂道L90和理想i8兩個話題的熱度幾乎是不相上下。
雖然表面維持著一些成年人的體面,但兩家的擁躉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理想和蔚來終于站在了彼此的對立面,這兩個品牌皆為新勢力陣營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重新定義產品”層面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想當年理想L9(參數丨圖片)憑借冰箱、彩電、大沙發的獨特配置,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這些配置甚至逐漸演變成了行業內主流中、大型SUV的標配。
蔚來更是開創了新勢力定位豪華的先河,率先將產品價格提升至30萬以上,且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銷售成績,其服務體系、換電服務都打破了燃油車時代關于售前、售后的固有認知,至今仍處于領先地位。
在燃油車主導的時代,理想和蔚來甚至可以說是“戰友”,一起爭奪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二者幾乎未曾正面交鋒,理想專注增程車型,深耕大車細分領域,L系列旗下最小的L6也是中大型SUV,用戶群體主要面向有純電續航焦慮、對空間有較大需求的家庭用戶。而蔚來的ES6、ES8雖然定位在中型SUV和中大型SUV,但因為是純電動產品,且蔚來的標簽主打豪華、品質、格調,和理想有較大差異化。
但當理想今年2月份官宣要推出純電動SUV時,理想和蔚來必然碰撞。
而且理想i8和樂道L90定位近乎重合,所面向的購車群體也高度重合(盡管雙方粉絲對此并不完全認可)。
理想i8車身長寬高分別為5085/1960/1740mm,軸距達3050mm。
樂道L90車身長寬高分別為5145/1998/1766mm,軸距3110mm。
都面向的是追求高品質家庭出行體驗,對車輛空間、舒適性以及智能配置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
02
車內空間成競爭焦點
對于家庭用戶而言,日常出行往往需要承載多名家庭成員,寬敞且靈活的車內空間不僅能提升乘坐舒適性,還直接關系到出行的實用性與便利性,自然成為競爭的焦點。
李斌在發布會上也著重宣傳了這一點。據不完全統計,發布會上,他說樂道L90用了不下300個“大”字,來講解樂道L90的空間。
樂道L90的優勢之一,是先釋放了媒體體驗的視頻,且在7月10日發布會之后就可以到店體驗,大家對于產品宣傳的重點感知更為明顯。
其中最具感知的應該就是前備廂了,240L容量+出水口,釣魚、露營場景在各種視頻中出現,前備廂可輕松坐入兩名成年人。后備廂除了常規的容積,還有非常深的下沉空間,解決了6座車型滿載后備廂儲物能力差的痛點。而發布會上兩個1米8的雙胞胎演示的三排大空間,也很有共鳴。
反觀理想i8,從網上的信息來看,似乎是沒有如此寬敞的前備廂,后備廂的下沉空間也沒那么大。不過李想自己發微博表示,“將騰出來的空間讓給乘員艙,從而達到‘空間越級’:同樣的尺寸空間更大、同樣的空間尺寸更小,這對家庭用車非常重要,每一位家庭成員都需要屬于自己的超大空間!”
另外理想在細節上的處理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上具有一定優勢,畢竟這幾年一直在研究家庭用車需求,比如理想L系列對通道寬度的把控,充分考慮了家庭成員上下車以及在車內活動的便利性。也許這些細微之處都能給用戶帶來驚喜。
03
更多維度的較量
除了空間,內飾設計也成了這次爭議的部分。
在理想i8內飾圖不慎曝光后,一些網友就覺得它“創新不足”、“外觀大膽內飾畏畏縮縮”。
對此在7月15日,理想也提前發布了官方內飾細節圖,李想表示:“內飾等同于家里的裝修風格,理想i8的風格顯然是一個‘讓人感到松弛的家’,而不是會所、藝術中心、五星級酒店、KTV等。”
有不少網友覺得李想這是在諷刺樂道L90,樂道官方公眾號也發布了座椅細節,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一種“抗議”。不過個人覺得內飾設計和外觀設計一樣,非常主觀,重點是顏色和燈光的搭配、材質的運用以及配置細節。這些可能要等到展車到店對比后才能讓用戶有感知。
對于“妥協”的部分,兩個車型都有。樂道L90針對用戶對娛樂功能的需求,配備了二排大屏幕。當年蔚來ET9上市時,李斌就說不想給二排配大屏,覺得開車的時候最好能讓車內的人交流而非盯著屏幕。
理想i8也在主副駕座椅背部均提供小桌板,而李想本人則公開表示過,不喜歡在主駕座椅背部設計桌板,不想讓任何配置影響駕駛員。
在三電和智能駕駛部分,樂道L90和理想i8的區別竟然是最清晰的。
在續航和動力上,樂道L90續航稍短,85kWh電池,CLTC工況純電續航605km,但有換電網絡彌補續航不足。理想i8提供90.1kWh與97.8kWh兩款三元鋰電池組,對應的CLTC續航里程分別為670km與720km,支持5C充電。
智駕部分,也理想i8的硬件更強,英偉達Drive AGX Thor-U智駕芯片,芯片單顆算力達到700TOPS,搭載理想下一代輔助駕駛架構Mind VLA。樂道L90則采用視覺方案,英偉達Orin-X芯片,單顆算力為254TOPS。
類似樂道 L90 與理想i8這類的針尖對麥芒的“大戲”今后不會少。隨著純電汽車市場步入成熟期,長達數年的用戶教育催生出愈發多元、精細的消費需求,60分甚至80分的表現都難以觸動消費者的心弦。而且如今新能源滲透率逼近 50%,市場增量漸趨飽和。在這片紅海之中,每一份市場份額的爭奪都關乎生死存亡,白熱化的較量將越演越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