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蟬鳴,陽光熱烈,正是萬物生長最盛時。
各大影院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火熱的暑期檔,已經(jīng)上映的、即將上映的,林林總總加起來,共計40余部。看不完,根本看不完,只恨不能搬著行李住到電影院!
那么問題來了,寶子們,你們最近都把票房貢獻給誰了?不知道《侏羅紀世界:重生》目前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里,有沒有各位的手筆。
自7月2日首映以來,雖然 《侏羅紀世界:重生》目前的 爛番茄媒體新鮮度僅為52%,觀眾爆米花指數(shù)也是中規(guī)中矩的71%;但票房完全超過預期, 短短2周時間全球票房已經(jīng)突破5億美元大關,位列2025年全球票房榜第6位。
這部由性感女神斯嘉麗領銜主演的侏羅紀系列最新電影,時間線設定在了《侏羅紀公園3》中 Eric Kirby獲救的九年后、《侏羅紀世界》事件發(fā)生的前5年。
講述國際遺傳科技公司(InGen)在位于大西洋的禁島上秘密建立了轉基因恐龍實驗室,致力于培育基因改造的恐龍。然而,名為“畸變暴龍”(Distortus rex)的六足變異霸王龍?zhí)用摚瑢е抡麄€設施不得不緊急廢棄。
時間來到十七年后,恐龍和其他史前生物僅存于少數(shù)地球上熱帶棲息地。制藥巨頭帕克基因公司的Martin Krebs,招募了精英特工Zora Bennett等一行人聯(lián)手,計劃前往被遺忘的島嶼采集能夠治愈冠心病的遠古生物樣本。
這支精英小隊潛入恐龍禁地,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無法預知的危機和驚天陰謀……
咱們今天不過多討論劇情,直接一步“快進”,聊聊《侏羅紀世界:重生》的幕后故事。
《侏羅紀世界:重生》的故事圍繞一個精英小組展開,他們秘密前往一座島嶼,試圖從三種恐龍身上采集DNA樣本;而島上生活著二十多種恐龍,都是主題公園實驗失敗后遺留下來的“最危險”種類。
當人們提到《侏羅紀》系列電影時,腦海中首先浮現(xiàn)的就是那些比想象中更加危險、更加可怕的恐龍。導演Gareth Edwards認為,觀眾走進影院看《侏羅紀世界:重生》,就是想“被嚇到”。因此,這部電影包含了許多非常恐怖、緊張的高能時刻,營造出一種強烈的緊迫感。
Gareth對視效的理解堪稱一流,從不擔心如何創(chuàng)造出這些恐龍。他認為恐龍身上有一種非常原始的力量,它們曾真實存在過。而那種對巨大生物突然出現(xiàn)并把人拖走的恐懼,似乎從未從人類基因中消失。
Gareth Edwards對恐龍的設計要求極高,無論是像霸王龍這樣的經(jīng)典角色,還是全新設計的物種,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
影片中引入了一些全新的恐龍種類,制作團隊希望它們看起來讓人感到不安,甚至有點兇狠和邪惡,讓觀眾后脊發(fā)涼,希望依靠這種氛圍帶來真正的興奮與緊張感。
已經(jīng)看過電影的觀眾里,應該會有人以為演員們整天都是在綠幕前表演,但其實并非如此。
《侏羅紀世界:重生》最特別的一點就是,除了恐龍之外,觀眾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感覺就像是身臨其境一樣。導演始終堅持使用實景來增強沉浸感,為此劇組在真實的自然環(huán)境中取景,大量使用了實景拍攝。
每一個取景地都像是電影中的“角色”,為整體氛圍增添了獨特的質感。
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在銀幕上創(chuàng)造出既神奇又真實的效果。很多場景根本無法靠布景完成,只有在獨特的地方實地拍攝,讓演員置身于真實的環(huán)境中,才有助于他們快速進入角色。真實的感受、反應,激發(fā)本能,才能呈現(xiàn)出那種沉浸感強又震撼人心的畫面。
《侏羅紀世界:重生》電影選擇了用膠片拍攝,團隊更愿意從一張“美麗的畫布”開始創(chuàng)作,膠片帶來的質感和顆粒感,以及寬銀幕變形鏡頭所呈現(xiàn)的畸變效果,都非常迷人。這些元素幫助制作團隊將視覺特效和恐龍自然地融合進了畫面中。
比如畫面邊緣的輕微彎曲和拉伸,以及高光部分出現(xiàn)的色彩偏移現(xiàn)象等膠片拍攝時特有的物理特性;而在加入數(shù)字元素時,制作團隊會參考這些細節(jié),讓特效更加自然地融入整體的畫面中。
制作團隊希望能在電影中,保留一些讓觀眾產生共鳴的畫面元素。于是,他們選擇將恐龍帶入大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環(huán)境,比如那些被默認為安全、普通的地方,從而制造出強烈的反差與戲劇沖突。
例如加油站,這個現(xiàn)實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場所,貨架上擺滿零食和雜志,是許多人日常行程的一部分。但在電影中,它被設計成了一個老舊、廢棄的場景,燈光閃爍、氣氛詭異,仿佛隨時會發(fā)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整個畫面充滿了復古又壓抑的氛圍,讓人不自覺聯(lián)想起最初的《侏羅紀公園》。雖然這種設定看似荒謬,但《侏羅紀》系列始終擁有一種獨特的力量,讓恐龍在人類世界出現(xiàn)的既合理又真實。
當這些史前生物突然現(xiàn)身,觀眾會產生一種奇妙的預感:仿佛一切早有預兆,只是在等待這一刻的來臨。
配樂
團隊還找來了龐大的管弦樂團和合唱團,為《侏羅紀世界:重生》配樂。在著名的Abbey Road Studios,作曲家Alexander Desplat親自指揮105人的交響樂團,演奏了包括約翰·威廉姆斯的經(jīng)典旋律以及Alexander Desplat自己創(chuàng)作的原創(chuàng)音樂。
其中有一段特別的插曲:演員Jonathan Bailey曾在年輕時學過單簧管。這一次他受邀參與配樂錄制,并在一段描繪角色首次接觸恐龍的場景中演奏了一段單簧管獨奏;這對Jonathan Bailey來說完全是夢想成真,也是他職業(yè)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刻。
這段配樂恰好出現(xiàn)在亨利博士第一次觸摸恐龍的瞬間,意義非凡。盡管譜子不是B調寫的,需要即興轉調,但他依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分鏡、概念圖
《侏羅紀世界:重生》,作為向《侏羅紀公園》致敬的作品,被稱為“寫給斯皮爾伯格的情書”。導演希望它能重現(xiàn)那種自然主義的電影質感,既有幽默和趣味,也有許多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高能場面。
整部電影回歸本質,讓觀眾在觀影時身歷其境,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個危機四伏的“侏羅紀島”,有冒險精神、有友情與忠誠、也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人忍不住替主角團捏一把汗,又忍不住為他們每一個人加油。
《侏羅紀世界:重生》四舍五入下就兩個字:刺激!說不定真能讓你充實第一次觀看《侏羅紀》時的那種驚奇與感動呢~
THE
CG
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