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10籃板1助攻1搶斷1蓋帽。
不但是大號兩雙,而且填滿了數據欄。
這是和荷蘭男籃熱身賽當中,中國男籃內線球員余嘉豪的全場表現。
其中,16分和籃板都是全隊單項數據最高。
說實話,雖然這不是最強的中國男籃,比如,楊瀚森沒回來,周琦和張鎮麟因傷退出了集訓隊,崔永熙和曾凡博在養傷等等。
但是,就算這樣,余嘉豪能夠有這樣的表現,也確實是出乎意料。
畢竟,此前大家對他的印象都還是比較“落后”的。
作為一名傳統的5號位球員,應該來說還是需要具備比較扎實的基本功的,比如中距離的投籃,籃下的背身和單打,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扣籃。
畢竟,那么高的身高,該貢獻激情場面的時候,也是義不容辭的。
可是,這些我們在過往的比賽當中,看到的似乎都不是很多。
更多的則是,進攻和防守端的各種緩慢。
先說進攻端,拿著球做了很多個動作,對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移動,還是緊緊的貼著他。
說白了,就是因為他整個的移動速率太慢,對手已經預判了他下一步的動作,那么自然而然就不會有任何的表示了。
當然,如果說只是動作慢,倒也沒什么,畢竟,內線球員也沒有幾個特別快的,尤其是傳統內線。
當年的姚明已經練到那個程度了,但是,絕對速度方面也只能說是還可以,但是,要說有多么的快,倒也不現實。
所以,要承認這個天然的劣勢。
但是,這個劣勢是可以用其他方面來彌補的,比如,力量和身高。
最簡單的,就算晃不開對方的防守,那么硬碰硬的去鑿,總是可以的吧,往里靠兩步,接下來中距離投籃和籃下的各種勾手等等,這都是應該信手拈來的。
可是,就連這一點,余嘉豪也是做不到。
因為他雖然有身高優勢,但是,沒有力量的優勢,說白了,面對對方的強力防守,他根本沒有擺脫的能力,于是,就沒有很從容的出手空間,自然而然命中率就不會很可觀。
最主要的是,由于他這種沒有突出的力量,就給大多數球迷造成了一種比較“軟”的印象。
所以,漸漸地,大家就對他比較的失望了。
至于防守端,更是如此,經常性的被對方球員一步就給過掉了。
好了,這一下又多了一個“慢”的標簽。
總結起來就是“又慢又軟”。
客觀地說,作為一名內線球員,沾上一個都很難出頭了,更不要說兩個都沾,那就很難了。
但是,通過這場比賽就能看出來,似乎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為,這場比賽當中的余嘉豪,不但是展現出來了比較多樣的進攻手段,最主要的是還非常的強硬。
可以說,和之前大家的印象可謂是大相徑庭。
這個又不得不相信,因為這是實打實打出來的,要知道,CBA的比賽,可能一個賽季都不具備參考的價值,但是,國際比賽一場比賽就具備很高的“含金量”了。
所以,這場比賽的余嘉豪還是表現的非常出色的。
也是特別值得肯定的。
由此可以證明,浙江隊對于他的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至少是沒有想明白,如何來最大程度的發揮余嘉豪的潛能。
球迷更為開心的是,余嘉豪能夠發揮的出色,那就省的楊瀚森再回來了,客觀地說,亞洲杯的比賽確實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來回折騰楊瀚森,實在是沒有必要。
所以,余嘉豪,繼續加油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