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若不害死這3個大將,固守綿竹雒城,10個鄧艾也休想抵達成都。
決策需要大智慧,執行需要大勇氣。把守江油要塞的馬邈直接拱手投降,完完全全不固守,涪城要塞沒有什么駐兵,綿竹要塞諸葛瞻死活要出城決斗,也不知道固守的重要性。而且諸葛瞻猶猶豫豫,沒有分兵把守要塞,錯失了擋住鄧艾的最佳時機,最后的雒城要塞也沒守兵了。
這一系列的失誤,導致了鄧艾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后,直接拿下江油,再直接拿下了涪城,然后綿竹干掉了諸葛瞻最后頑抗的蜀軍,然后拿下雒城,然后抵達了成都腳下。注意!最關鍵的在于,拿下江油和涪城后,鄧艾的軍隊肯定獲得了蜀漢的糧草和物資,得到了補給。不然不可能和諸葛瞻的生力軍大打出手,陰平山道是一大片的無人區,鄧艾的軍隊辛苦翻越后,原本帶的物資肯定沒剩下多少了。大軍作戰,糧草先行,這是基本的戰爭規律,這就意味著,如果江油守兵死守,涪城守兵頑抗,10個鄧艾也休想抵達成都,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正是因為江油、涪城被鄧艾截胡,獲得了供給,給鄧艾的軍隊恢復了戰斗力,提振了魏軍的士氣。
以結果去倒推,江油的馬邈和涪城的守將才是最致命的。這兩個要塞的守將但凡帶點防守的腦子+視死如歸的話,鄧艾大軍肯定得餓死困死。而善守英勇的蜀漢大將并不少,比如以下3個大將,活到蜀漢末年的話,必然能擋住鄧艾大軍,可惜之前都被諸葛亮殺害了。
1、張任
張任在雒城堅守,射死了龐統,堅持了一年之久,這樣的善守大將放眼整個三國也是寥寥無幾。但張任是劉璋的死忠,完全不肯投降劉備,諸葛亮和劉備無奈之下,只能被迫殺掉了大將張任。如果張任長壽活到公元263年的話,必然能上演江油、涪城、綿竹的防御奇跡。
2、劉封
劉封因為是義子的身份,身份上很是尷尬,而且性格剛猛,諸葛亮擔心日后劉封在自己的封地擁兵自重,可能對后主劉禪的皇位存在重大的威脅。迫于這樣的風險,諸葛亮勸劉備提前殺掉了劉封,但劉封對蜀漢的忠心是日月可鑒的,劉封要是把守在江油、涪城的話,必然死守到底,讓鄧艾有來無回。
3、魏延
魏延雖說違抗諸葛亮的軍令確實有罪過,但是罪不至死啊,諸葛亮的遺令搞死了魏延,著實可惜。哪怕讓魏延戴罪立功,貶為江油太守、涪城太守、綿竹太守或者說雒城太守,老將魏延的防御方針必然也能干掉鄧艾,畢竟魏延,攻守兼備。
江油、涪城的守將不抵抗投降,才是蜀漢滅亡的關鍵所在,才是鄧艾能順利抵達成都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