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乃至更多大城市,一種名為“干婚”的婚姻狀態(tài),正被越來越多的夫妻心照不宣地選擇。
不分居,不離婚,卻默契地按下情感的暫停鍵。
婚姻只剩一紙證書,一個空殼。
“干婚”——這個帶著點自嘲意味的詞,精準描述了一種狀態(tài):
夫妻不再追求親密互動,停止扮演“恩愛角色”,各忙各的,各過各的,但依舊維持著法律上的婚姻關系。家,更像一個共享的生活據(jù)點。
某婚戀機構2023年調研顯示,北上廣深超25%的夫妻處于這種狀態(tài),其中70%坦言是“為了孩子、財產、社會形象”在硬撐。
人到中年,房貸壓肩,教育內卷,離婚成本高企……情感消磨殆盡后,“保留外殼,掏空內核”成了許多人的無奈之選。
01
從“愛人”到“室友”:三種干婚樣本
張嵐 & 馬濤 | 無話可說的“靜默合約”
結婚第十年,某個早餐桌,38歲的張嵐和41歲的馬濤忽然發(fā)現(xiàn),彼此竟無話可說。
“現(xiàn)在這樣,好像也沒什么不好。”馬濤語氣平淡得像聊天氣,“各管各的,省得麻煩。”
于是,一份“靜默合約”達成:工資各管,父母各顧,工作互不干涉。同住一套房,卻分房而眠,連廚房用具都分得清清楚楚。
“我們就像簽了長期合租協(xié)議的室友,共享一個地址,不共享心情。”張嵐說。
外人面前,他們仍是“模范夫妻”。聚會結伴出席,偶爾配合微笑,無人看出端倪。只有他們知道,婚姻的溫度早已歸零。
蘇敏 & 周凱 | “平行線”式生活
35歲的蘇敏(靜安策劃)和39歲的程序員周凱,結婚五年,沒要孩子。生活從相敬如賓,變成了兩條永不交匯的“平行線”。
蘇敏愛泡咖啡館看書,周凱下班就扎進書房打游戲。同在一個屋檐,日對話量不超過十句。
“他吃飯,我就去客廳;他看電視,我就回房間。”蘇敏坦言,“我們都在刻意避開獨處。”
后來周凱外派蘇州,蘇敏平靜接受。收拾行李時,她甚至沒起身,只是刷著手機。每周例行電話,內容如同工作匯報。
劉靜 & 吳斌 | “精算師”的權衡
36歲的劉靜在浦東外企做行政,她和40歲的國企職員吳斌,是干婚里的“精算師”。
認真考慮離婚后,他們算了筆賬,立刻打消念頭。
“太不劃算!”劉靜條理清晰,“婚房值800多萬,還有300多萬貸款。離婚?賣房、過戶、重新貸款,哪樣不扒層皮?”
吳斌更擔心影響晉升:“國企圈子,名聲要緊。反正感情沒了,耗著吧,表面完整對誰都好。”
于是,保留名分,各過各的。誰也不提那兩個字,省去一堆麻煩。
02
干婚背后:疲憊、錯位與精打細算
林娜(曾為廣告策劃)的委屈:
“太累了,心累!”為支持丈夫創(chuàng)業(yè),她辭職顧家六年,生活只剩柴米油鹽和公司雜務。
“想重返職場,簡歷石沉大海。他還總說‘在家多輕松,折騰啥?’”陽臺晾衣時,她覺得自己像臺“無人問津的洗衣機”。
丈夫王浩的憋屈:
“我拼命創(chuàng)業(yè),不就是為了家?她怎么就不懂體諒?”兩人像兩只“互相取暖又總扎疼對方的刺猬”。
干婚,成了他們的避風港。“不是逃避義務,是不想再用‘夫妻’名分捆綁彼此。”王浩說。
陳雪 & 劉強的錯位:
陳雪愛獨處、看書、早睡;劉強熬夜打游戲、生活隨性。
“想周末散步?他說要組隊打游戲。”陳雪苦笑,“上次好好聊天是哪天?記不清了。”
劉強也無奈:“我生病時還是想她照顧。可每天對著冷淡眼神,誰受得了?”
“干婚是道隔離帶,停止互相消耗。”他說。
趙琳 & 孫鵬的“合伙生意”:
“我們是‘利益型干婚’。”趙琳笑著翻開記賬本,“離婚?每人背400萬房貸,老人養(yǎng)老怎么分?先看實際利益!”
干婚后,日子成了“合作協(xié)議”:家庭群同步孩子情況,偶爾轉發(fā)職場資訊。生活平淡,但按部就班。
孫鵬總結得直白:
“感情在大都市是易碎品,利益才是穩(wěn)固劑。”
高壓力、高成本之下,婚姻早已不僅是情感寄托,更是一套復雜的利益捆綁和責任體系。
03
干婚之后:平行世界與微弱星光
85年的曉雯,“干婚”始于一次平靜長談。因工作調動和居住需求,她和丈夫默契選擇了分開生活,瞞著老人。
回憶這兩年,只有忙碌的片段:7點鬧鐘,做早餐,送娃,擠地鐵,開晨會,加班到深夜……回家孩子已睡,日復一日。
丈夫,更像是“合租室友”。聯(lián)系僅限于孩子事宜,說完正事就掛斷。周末孩子去奶奶家,窩沙發(fā)刷劇是她難得的喘息。
嘴上說著“婚姻不過形式,各過各挺好”的她,某個加班雨夜收到丈夫一句“帶傘了嗎?”,心里竟泛起一絲久違的暖意。
這或許就是干婚后的常態(tài):
- 沒有膩歪陪伴,只有各自忙碌。
- 無需刻意維系,偶有關心便是微弱星光。
- 在距離中,摸索新的相處可能——漸行漸遠,或是默默關注。
有人借此找回自我,有人重新審視關系,嘗試在疏離中尋找新的平衡。
不再奢求熾熱,但求需要時能搭把手,困難時有個依靠。
有事聯(lián)系,無事不擾——成了許多干婚夫妻心照不宣的生存法則。
有句話說:
- “中年婚姻或許更易碎,但也正因經歷風雨,才更懂加固屋檐。”
無論你正身處干婚的無奈,還是守護著有溫度的婚姻,看清內心需求,為自己負責是關鍵。
在日復一日的相處里,找到最舒適的節(jié)奏。
要么努力打破僵局,重拾溫情;要么坦然接受現(xiàn)狀,各自安好。
婚姻這座港灣,總要自己學會修補漏洞,才能遮風擋雨。
轉發(fā)討論:你的身邊有“干婚”現(xiàn)象嗎?如何看待這種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