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沙發生的一件事,讓不少人都感覺挺揪心的。說起來,這事也不算多復雜,就是記者去采訪一家企業,結果,設備被人砸了,這事兒不光警察來了,連中國記協都盯上了,說到底,還是繞不開新聞采訪那點權益和社會監督的事兒。
事情需要從一個叫劉先生的市民說起。他在長沙聯東U谷的湖南豐旭線纜有限公司買了兩批電纜,規格是22.5㎜2和21.5㎜2的。買完心里不踏實,畢竟是電纜,質量可不是小事,就想著找個地方測一測。他讓公司寄了部分電纜到陜西一家測試公司,結果出來后,任誰看了都得皺眉頭——這批電纜不光沒達到國家推薦的標準,就連這家公司自己說的企業標準都差著一截。
這事兒被記者知道后,風芒新聞的媒體記者想去現場采訪一下,畢竟是市民反映的產品質量問題,總得弄個明白。7月15號上午,記者們到了豐旭線纜企業,找到了公司的謝姓負責人。一開始聊的時候,氣氛還不算僵,謝某某對著鏡頭說:“有啥問題可以走法律程序,我們的產品都合格。”可誰也沒料到,這話剛說完沒一會兒,他突然就炸了。
從現場視頻里能夠看出,突然間,,謝某某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沖過去從記者手里搶過攝像機,舉起來狠狠往地上一摔,機器當時就碎了,零件撒了一地。旁邊的記者還沒反應過來,他又去推搡著要搶手機,現場一下子就亂了套。后來,長沙警方介入,并發了個消息,稱,當天11點多,他們接到報警,就趕過去處理了,謝某某因為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已經被刑拘了,這個案子還在調查。中國記協也表示稱,記者正常的采訪受法律保護,不容他人侵犯。
事后,豐旭線纜辯解稱,事件的起因是因為記者的采訪侵犯了他們的隱私、肖像權,還有商業秘密,所以他們的負責人才摔壞了記者的設備。
對于此事,網友的議論可熱鬧了,說啥的都有。有人說:“砸壞設備是小事,幾萬塊錢的事兒,關鍵是需要嚴查電纜質量,還有那些質檢單位是不是失職,這才是最該管的。”也有人猜:“這個老板以前不會是混黑的吧?不然咋這么橫?現在是法治社會,動粗可不管用了。”
更多人盯著監管部門,有網友直截了當問:“監管部門干啥去了?食品安全靠記者,違法犯罪靠記者,這么善良的群體還被欺負?”還有人扒出來,這家公司八年前就因為產品不合格被罰過,“現在又出問題,為啥是記者先去查?群眾舉報了,相關部門咋沒動靜?”
也有人替記者說話:“保護記者就是保護真相,保護正義,采訪權不能隨便侵犯。”覺得必須依法辦事的網友說:“動手砸東西,就是不想讓人知道真相,得好好治治,不能讓誰都無法無天。”
其實,這事兒說到底,不光是砸了臺攝像機那么簡單。記者拿著攝像機跑前跑后,不就是想把真實情況告訴大家嗎?企業要是行得正坐得端,產品質量過硬,又何必怕人問、怕人拍?如果企業真有問題,該面對就得面對,動粗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只會把自己推到更尷尬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這事兒也該讓相關監管部門多上點心。市民買到不合格產品,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有地方說理、有部門管事兒。要是監管能更及時、更有力,或許也不會等到記者上門采訪時鬧出這么大動靜。希望這事兒后續能查得明明白白,不光是處理砸設備的人,更得把電纜質量的問題查清楚,給買了這批貨的市民一個交代,也讓大家對市場上的產品能多幾分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