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在天津召開,各國外長齊聚,傳出不少令外界關注的消息。
其中,印度外長蘇杰生罕見到訪中國,更是引起國際媒體熱議。
一向對華強硬的特朗普政府此時突然調整對華政策,解除對華高性能芯片封鎖,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特朗普政府真的要對中國徹底讓步了嗎?
罕見一幕
首先看一下此次外長會上發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今年是上合組織成立的第24周年,成員國也在最初基礎上增多了不少,這也意味著,上合組織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2025年又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一方面,上合成員國里,俄羅斯深陷俄烏沖突的泥潭,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剛結束一輪軍事沖突;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上合組織同樣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所以,在當前百年變局的加速推進下,世界多極化加深,經濟全球化遭到嚴峻挑戰之時,上合組織就更需要加強團結合作,以應對目前的全球局勢。
會上,中國外長王毅提出未來上合發展的五點建議,其中強調了互利共贏與公平正義的重要性。
王毅外長表示,當前國際局勢動蕩,個別國家大搞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把自身利益凌駕于國際社會之上,損害了各國共同利益。
顯然,這里就是對特朗普政府近年來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實施貿易霸凌政策的批評。
王毅外長還著重強調,發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上合組織成員國應當致力于實現共同發展,穩固產業鏈供應鏈,實現互利共贏。
這番話也間接影射了特朗普政府通過貿易戰、技術封鎖等手段遏制中國發展的不正當行為。
其中,王毅外長還表示,上合組織成員國,應當堅守正道,捍衛公平正義,對單邊主義、強權霸凌說“不”!
此次會議簽署了上合組織未來十年發展戰略草案等多份決議。
比較罕見的是,這次印度并沒有在外長會上從中作梗,這和他們以往的行事作風截然不同。
就在上合外長會期間,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開啟了罕見的訪華之旅。
這是印度外長五年來首次訪華,釋放出強烈的緩和信號。
那么印度為啥這次態度和以往發生了巨大轉變呢?
在過去幾年,受美國施壓影響,印度一度與中國關系緊張,尤其是在邊境問題的爭端上,印巴沖突的立場上,印度與中國之間存在不少的分歧。
再加上拜登政府時期,一直試圖將印度拉攏進“遏制中國”的小圈子里,讓中印關系面臨不小的危機。
如今印度主動緩和對華姿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的貿易霸凌政策迫使印度不得不作出選擇和改變。
蘇杰生選擇在此時訪華,也向外界展現了其試圖擺脫特朗普單邊施壓影響、尋求更為務實平衡的外交策略。
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單邊主義和關稅施壓策略,非但未能達成預期目標,反而促使印度等國主動調整戰略、緩和與中國的關系,這恐怕是特朗普政府始料未及的。
特朗普調轉槍口
在印度等國家主動緩和對華關系的大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也似乎意識到單純的對華貿易施壓難以奏效,開始對華政策做出微妙調整。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政府日前批準了英偉達公司對華出口H20高性能芯片,解除了自今年4月以來的封鎖。
這是特朗普政府在科技領域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變化,反映出其不得不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
事實上,中美經過日內瓦和倫敦兩輪會談后,就貿易問題達成了不少共識,此前美國就已經解除了對中國的多項限制,如今更是再退一步,解除H20芯片對華出口的限制。
美國這次讓步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來看,有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在于,中國的稀土禁令讓美國吃盡苦頭,此時對華作出讓步,其實也是希望中國能在稀土問題上松口。
第二個原因則是為特朗普訪華做鋪墊,自從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后,他就多次釋放訪華意愿,并在今年6月份,與中方的通話中,收到了中方的訪華邀請。
要想在今年年內訪華,特朗普政府如果不做出一些具有實質性改變的話,幾乎就很難實現。
然而,美國的這種讓步并不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徹底放棄關稅施壓政策。
就在不久前的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從8月1日起,美國將對來自墨西哥和歐盟的產品征收30%的關稅。
同時,他向超過20個國家發出類似的關稅威脅,企圖以此迫使這些國家在貿易談判中向美國做出妥協。
顯然,特朗普雖然放松了對中國的施壓,但他的槍口卻對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和經濟體。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在對待歐洲和俄烏沖突問題上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轉變。
就在7月14日,特朗普向俄羅斯發出強硬通牒,要求俄烏必須在50天內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將對俄羅斯實施高額關稅制裁,并重新啟動對烏軍事援助。
這種態度的轉變,既有特朗普本人個性上對俄羅斯的失望情緒作祟,也透露出特朗普試圖轉移國內外輿論壓力、試圖提升自身外交成果。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此次對華芯片出口解禁的讓步,實際是出于戰略考量,而非單純善意。
目前特朗普似乎是希望暫時緩和與中國的矛盾,從而集中精力對歐洲、墨西哥以及其他貿易伙伴施壓,以實現更大的經濟利益。
至于俄烏問題,特朗普顯然已經失去耐心,畢竟他在去年競選期間不止一次表示,要在上任后的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
但特朗普上任至今,俄烏沖突依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和平前景渺茫。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調轉槍口,對準歐洲和俄羅斯,也是為了能盡快在外交上做出成績,以應對明年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
結語
從表面看,特朗普政府對華再讓一步,似乎有了緩和的態勢,但在臺灣問題上,美國軍方卻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亞作出表態!
顯然,在針對中國這件事上,特朗普政府本質上并沒有發生改變,也不排除特朗普在訪華后,進一步加大對華施壓的可能。
但無論如何,中國在和美國打了7年貿易戰的情況下,自身的韌性已經得到驗證,特朗普政府的野心,必然不可能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